考场佳作|南京高三期末统考优秀作文选登,来看语文特级教师精彩点评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1-24 11:49:25

编者按:现场抒写中凸显智慧的深度,同题竞技中闪烁思想的力量!新年伊始,扬子晚报教育周刊为了更好地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服务,推出《考场佳作》栏目,刊登江苏中小学生优秀作文。我们将选择省内各中小学校考场中涌现的优秀作文,并邀请专家名师点评赏析,与您一起分享这些学子在“限定时间”内闪烁思维火花的佳作,愿更多学子能从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第一期推出的是南京202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优秀作文选登。

南京高三期末考试优秀作文选登

2024届南京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不久,作文题目为:现代文阅读Ⅱ《阿舒》中老支书抒发的“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的感慨,对十七岁的阿舒很有启发。这一感慨,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本报从南京各校投稿中遴选了一部分本次高三期末考试优秀作文,请名师点评,以飨读者。一起来看看这些考场佳作——

本期作文点评专家:南京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语文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魏荣葆

弦歌鼓舞,我自知

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15)班 李子婧

《楚辞》这样描写孔丘:“颠沛流离,惶惶如丧家之犬。”然而,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孔丘偏偏“知其不可而为之”?可叹夫子伐树于卫、削迹于宋,然夫子弦歌鼓舞,“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其内心只固守仁义之道,追求自我完善,不与他人相比。

人行世间,不可能不“比”,孰轻孰重,当向内问己,与己相比,问心无愧。正如《阿舒》中老支书所说:“我们跟谁比赛?”人活在世界上,本也无意与他人相比。自命不凡,本只想如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过上有意义的人生。可世上太多人都自备意义的皮鞭,在山上相遇时,人们忽然开始争着抢着,用更快更响亮的皮鞭声责备自己,为的是第一个到达山峰。是什么改变了平静的山景?是竞争,是人心。可众人皆知,西西弗斯的巨石推不到山顶,于是山腰熙熙攘攘,人们不断用余光瞥着他人,较量开始了,比较开始了,内卷也来了。

处于内卷之中的人们却毫无察觉。他们不愿比,却无时不在比。向上比,深知自己不是一块美玉,惶惶不安,羞于颜面;向下比,终不肯与瓦砾为伍,便使劲拉踩以自我彰显,自以为是。而有些人,被夹在了进退两难的比较中,一任怯懦和愤懑去侵蚀微乎其微的自尊。向下比,把别人“比下去”也不值得骄傲;向上比,竟始终被昏暗笼罩,不见天日。在“比”的波浪中,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方向。

可见,无论主动向外一比高低,抑或被裹挟着上下沉浮,都遏制了自我的发展,使人喘不过气来。“比较”不应是把别人比下去,或把自己比上来,仰视还是俯视,都不是恰当的视角。应当平视,向内求己,和自己去比。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言:“得到一些东西,就会失去一些东西。”因此,和他人相比会失去自我的位置,和自己相比才找到自我,才能“弦歌鼓舞,未尝绝音”。

十七岁的阿舒受到启发,开始劳作吃苦,她和自己相比,迈出成长的一大步;为了与他队相比,赚个好收成。能从日常纷杂的比赛中沉下心来,筛出与自己相比后成长之时的金粉,铸成金蔷薇。

楚狂接舆,孔夫子何必与之相比?相反,他恭恭敬敬地接待,一笑了之。而后树立扶正内心的标准,继续弦歌鼓舞——

未尝绝音。

点评

“弦歌鼓舞”,这是一种独特的处世姿态,更是一种极具魅力的比较方式。不争先后,不比高低,立足自我,平视他人。在孔子的失意中看到对仁义之道的固守,在西西弗斯的抵抗中发现人生的意义。把脉世俗纷争中的各种比较,诊断出人心异化的病态。作者通过作文中不同人之间的“比”,很好地阐释了“与自己比”的意义。

在“比”中洞见自我

南京市第一中学高三(1)班 姚贝嘉

余华曾说:“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或许正是如此,人生的多样性注定了我们之间的“比”。

有人对“比”表示厌弃,认为这导致不公、压抑、恶性竞争。而如今被现代洪流“卷生卷死”的人们,似乎也害怕听到“比”,仿佛“比”便意味着审判、淘汰与落后。

在我看来,与他人相“比”,我们才能洞见自我,才能与这个社会有紧密的联结和同频的心跳。

“比”可以是单纯的比较:成绩,财富,社会地位……也可以是才能、品行、性格。我们注定不同,即使你本无心去和谁比,却也注定在比。

社会规训可能会让你去比较所谓象征成功的事物。你大可以说我可以保守本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避开“比”。但当我们去认真追寻自我定位与自我认同,寻找同伴、支持与联结,又怎能不需要“比”呢?而只有当我们从“比”中看到了彼此的不同,才能珍惜自我拥有的可贵,明白自我的缺憾与不完满。

我们是川流不息的河流,“比”是我们激荡的交汇。我们看到他人的光亮,也看到他人的晦暗,由此我们也看到了自己。

也许,有人忍不住反驳:难道只有“比”吗?这不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当真要分个高下么?“比”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高下,更不是为了一决雌雄,因为差异性不等于优劣,正如一朵花的粉嫩和另一朵花的鹅黄。

诚然,“比”可能意味着竞争,但如何接受差异,如何承受竞争的激烈完全在我。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强大”会自惭形秽,束手无策。其实,倘若我们于“比”之中窥得生活的更多面貌,如同遇见更多的河流,我们的心会随着流水平静下来。李娟在《冬牧场》里面记叙她所目睹的哈萨克族的生活,无法避免的“比”之中,她意识到,我们的世界和他们的世界哪一个非要称作是正常呢?大雪洗净了她的浮躁,全然不同的世界带给她纯净的心境。

有人说,“这世界本就是各自下雪,各有各的晦暗与皎洁”。我觉得只对了一半,在“比”中我们遇见川流不息的命运,在水流交汇处沉淀,越行越是坦途。

点评:大胆陈辞,刚柔相济,在“比”中见锋芒。此文由余华打头阵,以人生的多样性引出“比”的合理性,然后再抛出人们对“比”的厌弃和害怕,作为一种无可奈何的回应。接着,作者直接陈述观点,并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比”,解说“不比也是在比”的道理;通过不同河流的交汇,形象地表达“洞见自己”的立意。然后,作者虚拟论敌,以别人的驳论引出对“比”质疑,但又以花的比喻轻松回答这种追问,用李娟的见闻来宽慰那些惧怕“比”的人心。争辩中有温情,这也是说理的力量。

理性比较,揽镜自观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3)班 罗艺佳

时代嬗递,世界变革犹如白云苍狗,加速重构。你我正站在竞速社会的十字路口,凝望着他人绩效的标杆,度其长,絜其大,对彼此的差异或焦虑,或欣慰,或心虚,或心安。

《阿舒》中老支书的一句“人活在世上,你不比也是在比”,仿佛正穿透纸张的隔膜,向我们传达比较的如影随形。刍荛之见,既然比较无处不在,何不以理性态度审视比较后的差异,并在比较后揽镜自观,以此铸就人生璀璨的金蔷薇。

何为比较?比较是基于人的社会性和多向度的差异,估测双方差异的社会行为。比较这一行为由来已久——加来道雄曾提出“洞穴人原理”,指出现代人的心理行为方式都与人类原始时期的行为机制息息相关。比较,从原始社会捕猎数目与大小的差异,又发展到后现代的消费主义心理,职场绩效内卷心理,始终有其发展的沃土。

然须厘清的是,比较行为并非一刀切的非黑即白。虽有经济学家提出比较行为之下的竞速社会正逐渐演变成倦怠社会,人类的攀比正带来心理积极性的退化,但理性比较的积极意义仍然不容置疑。例如中国式现代化的奇迹,哪一项不是发生在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后而生发出“追赶”的念头?运动员们的成绩同样在审视“被追”的距离后得到激发和刷新。由此,理性的比较是生命成长进步中不可或缺的态度。

回到《阿舒》中老支书的那句话,为何会出现“不比也是在比”的现象?我认为:一是源自于人性的情感倾向,让我们在与他人和社会的联系中寻找自我的价值,建立与外界的联系;二是源自于社会自身构建的价值评价体系,以成绩论英雄,取其上,舍其次,以求得优胜劣汰,时代进步;三是源自于人本身的差异性,增添了比较你我的大小砝码。

今天,在比较的竞争压力下不少青年人选择躺平,也有的热衷于攀比,成为外表光鲜亮丽的精致穷一族。而我以为,与其沉溺于浮躁的社会比较,不如将这一行为的客体换成自己,揽镜自照,认识自我。

历史长河中,可以听见孔夫子呼号着“君子慎独”,褪去与他人的比较,审视现在的自己与理想中坚守礼义的自己之间的距离,终成为中华文明仁与义的灯塔。当代的亚洲飞人苏炳添,正视自己与曾经辉煌成绩的差距,这才得了一份内驱力,秉持自我超越,成就一段传奇。

站在竞速社会的十字路口,当你再次看向他人的标杆,再次比较其长短高低,心中是否多了些理性,是否能在这不凡的时代里找到自己的标杆?

比较如影随形,惟愿你我步履依旧坚定。

点评:此文论述有“三性”。一是提出问题的针对性。开头指向在竞速社会的十字路口人们的不同心态,后面指向在竞争压力下青年人的不同选择,着力澄清认识,明确方向。二是“理性”分析的逻辑性。先解读“比较”,再阐述“理性”,最后挖掘“不比也是在比”的根源,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三是论述语言的生动性。正如题目中的“理性”,文章不唱高调,不善说教,而是借助形象,遥望灯塔,“揽镜自观”,深入剖析,自立标杆,在理性中不失鲜活。

轻舟已过万重山

南京市第九中学高三(9)班 刘萌萌

“人活在世上,你不比也是在比”。

人如飞鸟,于密林中寻枝栖息;人如夏花,于翠绿中肆意绽放。世界的复杂与宇宙的浩渺常让人感到渺小与短暂,尽管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们依然奔走在人生旅途,探寻生活的意义。

“比不比”这道题,实则考察人生于世对自己的定位与追求,对自己精神与灵魂的淬炼和萃取。“不比”是对他人与外界,而“比”是对最初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只有找到罗盘,才能在人生驿路上走过一个个驿站。

“不比”是一种自信,是豁达,是对自身定位的明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的追求告诫我们,不与别人攀比物质生活,吃穿用度,人需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通过学习丰盈自己的灵魂。反思当下,社交平台上“名媛生活”引起大多数人焦虑,原因在于人对自身定位以及追求的不明确性。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与通透,方可寻觅生活本真的意义。何必在假象的奢靡与贪婪的物欲中自陷囹圄?

“不比”也是不与外界期待中的你相比。我们天然就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社会给予我们的重担也许会压得你透不过气。不妨学孔子,“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对于他人的不了解与质疑,孔子可以坦然面对,但对于终其一生无法达成自我实现却深感遗憾,这是因为孔子的“自比”。

“比”是一种不甘,是追求,是对自我实现的践行。与自己比,可以促使人进步与反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与先前的自己比,自己应该进步;与理想的自己比,自己还有不足。在一次次与自己的“短兵相接”中,架设自我实现的桥梁,走向理想的彼岸。英国有位教育学家曾言:“一个人晚上睡觉时不能和早上起床时一样无知。”他告诫我们,在每一天的自我审查中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丰盈精神世界的羽翼。不以功利之心去做事,步履不停,行稳致远,才可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十七岁这样的花季,我们更应明晰“比不比”这个命题后所蕴含的深意。不与他人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顺木之天”“不害其长”才可肆意开出摇曳的花;与自己比,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在进步中成熟成长。卸下莫须有的重担,脱下孔乙己的长衫,素履以往。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

(指导老师:陈红霞)

点评:“比与不比”,这是一道难题。文章为此求解,先解读“不比”的内涵和外延,再论述“比”对自我实现的意义,最后归结为与自己比,在进步中成熟成长。全文不枝不蔓,层次清晰。如果论证时集中笔力,以“比”主阵,以“不比”辅助,文气可以更顺畅。

不在比较中迷茫

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三(4)班 姚一安

时代的旋风正以不可遏制之势裹挟着每一个生命不断向前。个体与他人的映照对立日益明显,似乎一场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较量正在展开,孰强孰弱,孰优孰劣间,人们该如何立身于这个比较的时代?

我以为,不过分追求比较,以自得姿态面对比较,自然成为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当地球缩小为地球村,人与人的联系已经前所未有的紧密,伴随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与压力。从过去那个拼命与时间赛跑、与自己比较的小我,到如今一个小我面对着千千万万个的缠斗。人们在比较中迷失了方向,更看不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俗话说:人生在世,你不比也是在比。诚然,我们应该认可适当比较能提升内驱力和行动力。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贤能之人比较,才能有改变的动力。而那些不切实际的过于极端的比较,也恰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削弱人的意志,打击人的自信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保全自身之余,立于比较的时代?渡边淳一曾说到“钝感力”的概念与价值,那是一种减轻伤害、自我调整的能力。在比较中,受伤害的往往是那个内心敏感而脆弱的自我,受保护的常常是采用钝感力护体的自我。用“大智若愚”的心态放低身位,在清晰定位后,体会孔子所言的“名相称焉”,这就能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当下,人工智能的浪潮袭来。身处“人工智能元年”的我们自然会在人机对比中有所失落,而我们不应在此跌倒,在躺平或内卷中过度内耗。与他人,与机器,我们更应找到专属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天空。以“清风拂山岗”的超然,消解比较的痛楚。

德国著名哲学家海灵格有言: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是的,认识中有定位,比较里有转化,不再迷茫,自然成人。

点评:为何“比”?因为地球村现状。作者不脱离时代,不游离生活,从人与人的紧密联系中发现了林林总总的竞争与压力,严峻的现实似乎逼迫着每个人都参与一场和他人的较量。如何“比”?寻找钝感力护体。消解压力的方式有许多种,作者别出心裁,找到“钝感力”这种调整心态的“灵丹妙药”。既然“比较”无法避免,那就以自得姿态,准确定位,记住孔子教诲,做到名实相称。

征稿启事

如果你热爱写作,欢迎来投稿!登录“扬子读写网”或下载“少年志”APP,点击底边栏“活动赛事”,进入“《扬子晚报 教育周刊》作文征稿”页面,按要求填写信息后即可投稿。作品经审核刊登后,投稿人将收到短信通知,可在“成长空间”查看刊登证书电子版。

扫码进入扬子读写网投稿平台

扫码进入少年志投稿平台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