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与爱同行!南师大附小铁北新城分校这份高质量发展报告请您查收
2024-01-24 10:36:57

因爱相聚,与爱同行。创办于2019年的南师大附小铁北新城分校,在坚守中创新,在实践中前行,以“德”为根脉、“爱”为血脉、“智”为支脉,努力形成具有爱的文化基因的校本表达,助力校园中每一个鲜活的人

,蓬蓬勃勃,昂然生长!


2023年,附小铁北聚焦关键领域,坚守“与爱同行”办学主张,以“形成具有爱的文化基因的校本表达”为核心目标,不断发展学校内涵,激活学校活力,提升师生自信,作出适切、可持续的实践探索,努力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的学校文化

 彼此惬意的有爱校园


图片


铁北新城分校作为南师大附小的直属分校,在这里,爱意味着一份百年的传承,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继承和发扬“爱的教育”的责任。“爱自己”“爱他人”“爱学校”“爱社会”“爱国家”,在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找到更多爱的味道。


 关爱成长的暖心阅读


图片
图片


《“绘本可以这样读”公益项目》获评2022南京市网络公益项目展赛提名奖。


图片
图片


《中高年级<快乐读书吧>栏目的理解与实践》获南京市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二等奖。


图片
图片


“融情·享读”双向阅读课程在2023年玄武区“幼小衔接研究共同体”教育成果展评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图片

学校依托“南京市先锋作文网”“整本书阅读策略平台”,组织开展阅读相关学生实践活动,“读在春天”“秋冬创想+”“云端阅读”“围炉故事汇”等,把最美好的童书给最美好的童年,满足孩子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让校园里的光温暖彼此,照亮童年。


 热血沸腾的红色篇章


图片
图片


依托红色教育资源,队员们参加了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在红色课堂中感知、理解、传承红色文化,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少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缤纷有趣的课间游戏


图片
图片


充分利用阳光操场、教室、走廊、连廊等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开展大课间运动所需的条件。围绕“校园八景”浏览路线展开的集体跑操,雨雪、高温、雾霾等特殊天气来临时的室内运动,各大学科教研组联合研发设计的缤纷游戏垫……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天气和季节条件下运动的乐趣,获得不同的体验和经验。


高品格的教师发展


 传承创新的师德教育


从陶行知的教育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以亲爱的斯霞老师为榜样,继承高尚的教育情怀,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面开启教育新篇章。


 不忘初心的大爱教师


图片

图片


“热爱学生是最大的师德”,附小铁北新城分校的老师们将爱毫无保留、毫无偏差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以“童心”爱“童心”、以“童心”激扬“童心”,了解儿童、保护儿童、支持儿童,让儿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勤耕不辍的教学能手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校不断寻求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持续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23年新增三位“玄武区学科教学带头人”。


 蓬勃生长的专业团队


图片


以目标激励成长,锚定关键阶段,塑造发展共同体。“享·读会”“享·写坊”继续打造教师“阅读与写作”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共同寻找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共同探讨写作过程中困顿点与疑惑处的解决对策,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


 积极向上的教职工群体


图片
图片


 在2023年秋季玄武区教职工广播体操比赛中获得特等奖。


高标准的课程建设


坚持“爱的教育”引领下的课程建设方向,以“大爱童年·蓬勃生长”为课程理念,在特色化、个性化的目标追寻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符合儿童兴趣、促进儿童发展、提升教师素养并充盈学校内涵的“享·时光”课程。


为成长提供最坚实基础的共享课程


共享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跨域课程,跨域课程有丰富的综合实践课程。学校锚定核心素养,坚持“以儿童的力量生长儿童”,从聚焦“学生的学习”走向“人的全面发展”,以合作、体验、探究的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推动知行合一、 学思结合,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勇于创新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为成长提供最重要支撑的乐享课程


图片


学校以劳动课程为切入点,通过学科融合的形式来设定劳动项目,引领学生创造性劳动。分学段设计种植主题活动,将劳动课程置于真实情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探索中成长。在2023年区中小学生劳动技能竞赛中获团体一等奖。


图片
图片


美术学科以“15分钟教育圈”为有利依托,积极寻找融合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资源,如南京农科院麦田、南京民俗博物馆、南京农科院等一切有利的校内外教育资源,面向学生开展美术与科学、劳动相融合的综合性课程。在市区各项大赛荣获佳绩,《防震减灾手抄报》荣获区特等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阳光体育课程拓展了学生的运动视野,为学生搭建积极体验、展示自我的平台,给学生创造锻炼自我、悦纳自我的良好契机,让运动精神永驻心间。2023年玄武区青少年阳光体育节篮球比赛联赛中荣获男子组、女子组二等奖;玄武区第十届校园足球联赛中荣获小学女子乙组二等奖;2023年玄武区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节校园田径比赛中荣获小学乙组团体总分二等奖、戴欣妍荣获小学女子乙组400米第二名、200米第七名;南京市第四届青少年射箭联赛中荣获女子反曲弓U10组淘汰赛、决赛第四名;蒋硕然2023年玄武区小学生棋类比赛中荣获中国象棋第三名。


图片
图片


有趣的科学和信息特色课程,如进阶的创意编程课程,注重搭建创新的积木模型,萌芽生成科学素养的科学小实验……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不亦乐乎。两组学生作品获得南京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一等奖;跨学科融合下的“和鸣”项目《未来图书馆》获得玄武区科技创意制作挑战赛“团体金奖”,并且晋级市赛。


图片


学校围绕五育融合,不断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开设了科学贴心、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嵌入益智、实践、艺术、科创等课程,确保课后服务课堂有数量、更有质量。同时全方位打造铁北萌娃们幸福学习和快乐实践的“15分钟教育圈”,多次获省、市各级电视台和报纸报导。


 为成长提供最持久影响的畅享课程


图片

“享•时光”课程的开展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互动交流的舞台,也为每一个人在童年生活中留下了甜蜜的成长记忆,期待更多的同学能在舞台上寻找到闪闪发光的自己。


图片
图片


“享·学堂”主题融合课程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学习关键、共性需求和心理关照,涵盖所有学科,尝试通过浸润式、案例式、游戏式等方式,精心组织内容丰富有趣的特色课程,分主题推进开展。


“校园观察员”课程为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能提出表扬;记录大伙的不同心声,能反映问题;关心学校的未来发展,能畅谈愿景,真正成为校园的小主人。


高水平的质量跨越


 面向未来的智慧校园


图片
图片


学校努力搭建数字化应用管理环境,智慧化教育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信息化向常态发展,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成功创建“江苏省智慧校园”。


  激动人心的艺术展演


图片
图片

为提升合唱素养,促进艺术教育交流,学校积极参与各项艺术比赛。在第九届江苏省少儿才艺大赛中获器乐类一等奖,在2023年玄武区小学生合唱节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一次比赛,更是一次成长,当孩子们神采飞扬地站上舞台那一刻,就已光芒万丈。


 深化融合的对外交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展示学校风采。与美国威斯康辛州公立教育局联盟学校签订友好学校协议,与全美著名的“蓝丝带学校”肯尼迪小学缔结友好学校;与澳门妇联学校达成友好合作互动,共同促进宁澳教育文化的深度交流。


 掷地有声的最美声音


图片


高效能的支持服务


 关怀育德的校本实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被爱中学会爱”,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彼此都像一家人一样,每一位老师都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每一位学生也要跟着老师学习如何去爱。构建校地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全员大走访” “家长学堂”“享·讲坛”“一生一策关爱”等,营造“爱心流淌,彼此惬意”的全员育人氛围。


 真诚对话的校长有约


图片


“校长有约”平台的开通,为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进一步促进学生生活上自理、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信、行为上自律,提高学生生存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理解沟通能力、合作协同能力。学校将管理与育人有机融合,彰显附小铁北教育的品质和气度。


爱心满满的志愿服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校园里的“点点红”,是可亲可爱的教师志愿者和家长志愿者们,他们奔波在各自岗位,忙碌在每个角落。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看不到他们有片刻的休息,只感受到他们默默的奉献。


 温馨有序的平安校园


图片
图片


南京市中小学校“百千万”应急救护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校内开展,让“应急救护”培训常态化、生活化,全面提高学生避险救护技能,培养尊重、敬畏、守护生命的生命观,形成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观,为学生生命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以“筑牢安全防线、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成功创建“南京市平安校园”。学校综合保障中心林涛主任喜获“南京市2023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先进个人”。


2024年,南师大附小铁北新城分校全体教职工将在这传承着爱的基因的校园,共筑孩子们缤纷多彩的美好童年,见证他们“大爱一生”的稚嫩起航。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铁北新城分校

编辑:顾茜敏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