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门传》之后,周世康又一鼓作气马不停蹄推出《海门名人传》。说实在话,起初,我是很为《海门名人传》捏过一把汗的。但通读全书,疑虑顿消,不得不叹服,这是一部用心用情呕尽心血厚重情殷志传乡邑人物的长篇力作。
作者立足当下的一方地域来审视盘点历史人物的披荆斩棘使命担当。
《海门名人传》共计25篇,为20多人倾心作传,这些人物身份各异,行业不同,各有特点。海门有县的设置,起于五代十国的后周,此后又历经风雨,多有兴废。作者从中选择了970年前的沈起与250年前的徐文灿,一位是宋神宗时期的久违人物,另一位则是乾隆时期的人物。
沈起在海门筑堤治水,造福一方,他来自浙江宁波,而徐文灿则来自朔风凛冽的山海关外,他两任海门厅同知,建衙署,筑师山,截流筑堤,堤之南北,皆为沃壤,被海门百姓念兹在兹,为之立碑修祠。
就沈公堤与徐公堤,作者如此评述道:沈起堤成,把范公堤直接延伸到黄海边又折而南行,筑至江边,这是奠基性的第一次,“屏障着海门北部近千年的盐业”;徐公堤成,不仅从陆地连接了通州等外部世界,摆脱了海门厅封闭状态,而且大大改变了徐公堤北至长江北岸间的整个水流状况,一举奠定了海启大地的基础,由此沙集浪拍,天工人力,终于育成了今天丰饶壮美的模样。
作者从悠长苍茫的历史长河里来,勾勒再现文脉一缕赓续的文质彬彬蔚然成风。
《海门名人传》中特别说到了明代正德年间探花崔桐,他在当年的时局之中行走官场,一腔忠贞,艰难作为,任职湖南辰沅兵备道后,三湘山水,恪尽职守,再次升迁,已经年逾古稀。崔桐被作者重笔抒写,更是因为他修成《嘉靖海门县志》,为海门筑城、迁文庙、修筑悍海堤等留下文字记录,还因为他的《东洲集》中的诗文多多,留下崔桐关于一生交际遭逢的种种记录。状元张謇如此评说崔桐,“东洲先生立朝,风节著于史传,为吾乡耆旧之冠”“有明一代之史,微先生则吾州几无厕名列传之间者”。
出生于340年前的丁有煜,著有《双薇园集》《与秋集》等,曾参与《直隶通州志》编纂。作者详细解读丁有煜《双薇园集续集》中的《野菜十九章》《禽言十二章》,更有丁有煜的追怀朱明,文字传递,今人触摸,仍是滚烫炽热。秋风秋雨双薇树,江南江北个道人。作者慨而言道:正是这样的诗,留下了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场景、鲜明人物、惊心动魄的故事和催人泪下的细节,它们承载了历史,记录了人心。
周家禄虽被称作江淮五才子之一,并无显赫功名,他多年游幕众多晚清名流,仕途蹭蹬,曾编纂《海门厅图志》,著有《寿恺堂诗文集》,著述多多,有《经史诗笺字义疏证》《三礼字义疏证》《谷梁传通解》《三国志校勘记》《晋书校勘记》《朝鲜国王世系表》《朝鲜载记备编》《朝鲜乐府》《国朝艺文备志》《反切古义》《公法通义》等。作者就周家禄1871年北上朝考一路之上留下的诗文,一一诠释解读钩沉,一位年轻书生的“一路诗声伴山水”,朝考结束吟出了“人间还有闲桃李,来助门墙烂漫红”的终生奋斗目标。很可惜,所谓江淮五子,世人多知张謇,因作者的钩沉彰显,周家禄的面目在读者面前会逐步清晰、丰富、立体起来。
当然,从海门走出去的文人雅士多多,著名诗人卞之琳,一代学问大家陆侃如与他的夫人冯沅君,道德文章,自不待言。施成熙施雅风兄弟沉醉科学探索,成为科学名家。沈肇州的琵琶,黄伯禄的奇特坚韧,藏书家周雁石与柳诒徵、王伯沆的密切交集,王个簃与吴昌硕的师徒情深,电影评论家王尘无的风骨与才华。海门的文人骚客,海门的诗情画意,一方水土有如此文风卓然,令人称奇。
在时代的潮汐起伏中走进人物身心彰显一代风流的挺立潮头开拓进取。世人多知状元张謇的创办实业,称作开路先锋。作者聚焦张謇一生的几大转折,细说张謇在时代变局中的勇于探索躬身实践,由官而商,从立宪到共和,从自治到示范,提要勾弦,眉目清晰。尤为令人讶异的是,作者倾注极大热情表现所谓“田祖”陈朝玉。陈朝玉一生跌宕,堪称传奇。龚自珍曾为他留下文字,张謇也称他是伟哉异哉的“男子”。“田状元”刘旦旦孝悌力田,躬耕垄亩,培育“大红袍”赤豆与“十里香”旱稻,是种植大户,是种地“模范”。他种桑养蚕,他勤于琢磨,他堪称向土地要效益的一代楷模。张謇为之撰写《良农海门刘叟墓碣》,使之留名青史,也是一桩佳话传奇。
前有路标,后有来者。徐有庠景仰张謇,一路坚持。董竹君这一奇女子在沪上创办锦江饭店,呼风唤雨。当然,感受时代脉搏,走出海门一隅,成就自己不凡人生的还有在滇缅交通线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龚继成,还有悬壶济世仁心济世的朱南山一家三代人,更有壮烈殉国的郁仁治,一生颠簸百折不回的季方,甘洒热血的徐玮、秦超、沈惠农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门名人传》的“前言”对所撰写人物有激情洋溢高屋建瓴的归纳总结,更有书写海门人物的种种经历感受,真挚情感,深沉寄托,一气呵成。毫不夸张地说,《海门名人传》绝非“嗟尔小邑海之门”的孤芳自赏,乡邦文献的无序罗列,它是用功甚深不同凡响的文传人物的重要文本,难得一见,可喜可贺。
王振羽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