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织出来的春天
来源:扬子晚报
2023-11-22 16:48:03

七年前蜜月旅行,阿黎和丈夫去了冰岛。投宿在雷克雅未克一栋古朴的小木屋。入住后,胖胖的房东太太,脸上挂着亲切的微笑对他们说,屋子入口挂着的毛衣,是用当地绵羊毛手工编织的,房客外出可以穿,回来时挂回去就行。腼腆的冰岛人,用独特的方式,把春风般的温暖,传递给远道而来的东方游客。

肩膀织有一圈漂亮花纹的冰岛毛衣,像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期间,阿黎他们出门看冰川、追极光,喜欢穿上厚实又漂亮的冰岛毛衣,白雪皑皑的天地里,保暖又挡风。

多年后,冰岛毛衣的柔软和体贴,阿黎念念不忘。她后来把大山里的老家改成民宿,想着冬天日照短、风刺骨,不妨也备一些毛织披肩、冷帽,房客出门踏雪、看日出,肯定用得着。阿黎自己不会编织,于是把村里常年手头纳鞋底、编绒线的大妈阿婶请到家。在阿黎家的院子里,女人们围成小圆桌一样的圈圈,嘴里说着家长里短,手里针织不停。那温馨的情景,就如柳永《定风波·自春来》中写的:针线闲拈伴伊坐。笸箩里的线团如大菠萝,轻轻转动,袅袅吐出线,慢慢地,女人们的膝盖头长出越来越多的姹紫嫣红。阿黎觉得她们在棒针上绕来绕去的不是绒线,而是从心底长出的爱意,一个针环是单薄的,一层层环环相扣,互相牵绊着,襄助往上,不但能创造出不可穷尽的美,还能长出呵护人的温暖力量。

阿黎很为自己的想法心动。她也学上了编织,从小小的杯垫、杯子套入手。正如前辈们说的,编织并不难,简单的动作重复做,重复的动作用心做,漏针了、织错了,都可以拆了重来。一根线,不但充满生活美学,还有无限的包容与生机。80年代流行的幸子衫光夫衫样式,费尔岛花、浮雕般的阿兰等样式,织成披肩和毛衣。这些手工织物,成了阿黎家吸引人的独特元素。一些房客,看上了要买,阿黎带他们找村里的妇人预定。山里的村妇忙完家务,还能赚一份钱贴补家用,欢喜得不行。但凡家里摘了新鲜蔬菜,做了点心,就会送给阿黎尝尝。

过了国庆长假,民宿业步入的淡季会持续到春节。阿黎也不想闲着,办起了编织沙龙,请了两位村妇做直播,教人织毛衣。她用大学时选修的俄语,译了一册俄文版的编织图文,分享给大家。有一次,阿黎听一位织友说她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支教的儿子,正募集学生用的文体用品和衣物,那边有很多孩子,连一件像样的毛衣都没有。阿黎听了心一颤,想让藏族孩子尽快穿上毛衣,她自掏腰包买回绒线,又出钱把村里擅长编织的女人请到家,大家齐心协力织了一批厚实的毛衣,捐献给甘孜州的孩子。看到穿上新毛衣的孩子们,在视频镜头里露出因害羞、紧张而红扑扑的笑脸,阿黎看着看着,也莞尔微笑起来。

作者:赵中天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