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14日晚间报道:持续干旱对巴拿马运河乃至全球贸易的影响正在升级。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3日,巴拿马运河口附近约有126艘货船等待通行,最长排队时间可能达到12天。最新的一次船舶优先通过权拍卖价,也就是“插队费”更是创下了近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17万元)的纪录,大幅抬高了过境货物运输成本。
“插队费”高达约3000万元
为了应对船舶积压,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为希望尽快通过的船东组织了“插队”拍卖会,让他们通过竞拍的方式获取提前通过运河的资格。在11月最新的一次拍卖中,为了拿到优先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资格,日本一家能源企业为一艘液化石油气运输船付出了39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00万元)的“插队费”,再加上数十万美元的常规运输费,总体成本可能已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在付出巨额成本后,这艘船将于15日通过巴拿马运河。
另据海外网8月14日报道:作为全球航运的重要通道,巴拿马运河近日正遭受自1950年有记录以来前所未有的干旱枯水,通行能力大幅下降。
巴拿马运河是一条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黄金水道,与苏伊士运河齐名,为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数据,巴拿马运河目前提供约180条海上航线,可连接约170个国家和地区,到达全球约1920个港口。
这是2018年11月18日航拍的巴拿马运河佩德罗米格尔水闸。新华社发(毛里西奥·巴伦苏埃拉摄)
美国是巴拿马运河最大的使用国,商品出口和进口集装箱的总量约占巴拿马运河运输量的73.7%。
分析认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巴拿马运河缺水恐将成为常态。而缺水导致运河水位下降还意味着航运吃水深度受限、船只通行数量减少。业内人士担忧,国际物流成本可能因此上涨,推高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
过往船只或被征收1万美元淡水费
据此前央视新闻报道,由于面临持续干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推出更多限行措施,包括暂时限制新预约通行的申请数量。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是一条水闸式运河,要利用水闸升高或降低水位,才能使船只在位于巴拿马中央山脉间的河道上通行。每次需要将大约2亿升淡水排入海洋中。而这些淡水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加通湖,每次船闸升降船只,都要从加通湖抽取大量淡水。而这个人工湖主要靠降水补充水源。
今年以来,由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持续干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从今年年初就开始限制通行船只的最大吃水深度及其数量上限,以缓解供水压力。最新的一次调整来自今年7月份,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要求,每日船只通行不超过32艘,船只吃水深度不超过44英尺(约13.41米),这也意味着大型货轮不得不削减载货量,才能顺利通过运河。
为争夺每天32个通行名额,船公司们想出了各种办法。该运河管理局也提出,船东可预约过闸船位,这一方式促使“拍卖”船位的模式形成。
今年2月15日起,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舶还被征收“淡水费”,如果船舶长度超过125英尺,费用为1万美元。同时,根据船舶过境时巴拿马加通湖的水位,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还会收取1%–10%的可变费用。国际航运公会(ICS)预计,此举将使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舶的成本增加多达15%。
据海外网7月援引《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称,巴拿马运河运力下降将损害南北半球间的农产品贸易。来自厄瓜多尔的香蕉、巴西的肉类、智利的葡萄酒等原本都要通过巴拿马运河运往各地。
能源等大宗商品运输也可能受到影响。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称,巴拿马运河每年约26%的运输业务涉及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运输成本的增加,可能也会导致这些货物价格上涨。虽然能源运输船不受吃水限制新规影响,但水位下降、小型船只增加等因素导致的运河拥堵会影响运输效率。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表示,巴拿马运河管理局采取的措施或将迫使不合要求的船只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或使货轮大幅削减载货量、同等重量的货物被分摊到更多货轮上,这两种选择都会显著提高物流成本,延长物流时间,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据新华社,近年来巴拿马运河多次因缺水限行,中美洲各国修建替代路线的想法愈加强烈。尼加拉瓜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长奥斯卡·莫希卡6月对当地媒体表示,尼加拉瓜计划修筑一条铁路,连接该国在太平洋海岸和加勒比海沿岸的两大港口。此外,萨尔瓦多表示,希望与洪都拉斯合作修筑跨洋铁路,与巴拿马运河争夺交通枢纽地位。
极目新闻综合央视财经、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网、界面新闻、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