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系、学院)成立100周年纪念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九龙湖校区体育馆举行。大会以“百载砼心结硕果,十秩宏图谱华章”为题,以《积淀》《传承》《凝聚》《奋进》四个篇章曲线铺陈,勾勒百年光辉,展示未来伟业。当天,20余位院校、学院院长,50余名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国家级人才,土木工程学科杰出校友等2000余人齐聚盛会。
院士云集,到场的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近40人
记者注意到,20日当天,钱七虎、董石麟、王景全、欧进萍、程泰宁、黄卫、马克俭、张建云、周绪红、杨永斌、缪昌文、郭仁忠、杜彦良、王建国、陈政清、王复明、孟建民、卢春房、李华军、陈湘生、张喜刚、段进、马军、许唯临、唐洪武、李杰、杜修力、徐世烺、林鸣、高宗余、刘加平、王明洋等32位两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吴智深,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郝洪,加拿大工程院院士Aftab A. Mufti,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苏志强,日本工程院院士葛汉彬出席大会和系列庆祝活动。
从这里走出了20多位院士,2万余名学子
“一百年来,东南大学土木学科先后培养了包括20余位院士(含两院院士和发达国家的院士)、一批勘察、设计大师等在内的2万余名优秀学子。”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郭彤介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天眼FAST、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等国之重器都有东大土木参与其中。在造福民生方面也一直探索,比如现在正在开展的城市更新以及交通强国等工作,都为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表示,希望未来土木工程学科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重大关切、服务产业重大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创建世界一流学科进程中走在前、作示范,为东南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签署系列合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贡献东大智慧
为追溯学科历史,锻造学科情怀,土木工程学科倾力打造了学科百年史馆。程泰宁、黄卫、缪昌文、王建国、段进、张喜刚、刘加平、吴智深、王炜、李启明等10位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和全国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共同触动大屏,正式开启学科百年史馆。
在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东南大学将结合学科、人才、团队和平台优势,为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贡献东大智慧。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刚代表东南大学与合作单位共同举行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框架合作协议的文本交换仪式、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协议的文本交换仪式、《Urban Lifeline》首刊发布揭牌仪式。
大会还举行了首届城市生命线国际论坛启动仪式、东南大学溧阳基础设施安全与智慧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大楼交钥匙仪式、10家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入驻未来科技城仪式、与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签约文件的交换仪式、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3.0版本发布仪式。
通讯员 李奕萱 于文惠 吴佰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摄影 刘莉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