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阔步迈入“高铁时代” 未来之城蓄势待发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9-28 11:39:19

作为沪宁通道的第二条城际铁路,沪宁沿江高速铁路串起了苏南多个经济百强县(区),堪称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项链”。对武进而言,沪宁沿江高速铁路的建成将成为带动沿线城镇化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武进站枢纽的落成也将全面提升武进区域交通枢纽地位,让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此交汇交融、聚合反应,促进交通运输与物流业、制造业、商贸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城市能级提升,在中国式现代化武进答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武进站启用交通优势凸显

武高新产业名片愈发亮丽

沪宁沿江高速铁路武进站作为武进区首个高铁站点,项目以“生态站房”和“零换乘综合枢纽”为技术目标采用差异化候车模式、便捷换乘、站内慢行系统等设计理念,打造绿色、低碳的新时代高铁站房。武进站与常州地铁一号线武进沿江城际站接驳,实现站内互通、便捷换乘。武进站就位于武进区龙卧路北侧,在江苏省首家省级高新区武进国家高新区内。随着武进站的启用,武高新“大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大交通构建大格局、势必引领大发展。

理想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知名品牌,消费者都不陌生,近年来,武高新以理想汽车等整车企业作为创新“磁场”,重点针对新能源汽车三电、车身轻量化、汽车电子、自动驾驶等细分领域积极引进项目。目前已形成包括动力系统、汽车电子、内饰件、车座等在内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每四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武进造!武高新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推动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初步形成了从零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的完整产业链,机器人本体产量占全省70%、占全国近1/4。

不仅如此,武高新的芯片抢抓国家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布局终端应用制造产业,形成产业配套齐全、服务功能完善、上下游贯通、规模效应明显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通过近两年的招商引资,园区已集聚全球第二大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制造代工项目承芯半导体、全球三家之一国内唯一手机VCSEL芯片设计制造公司纵慧芯光、西电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中心常州分中心、中科米微光通信芯片等知名企业。此外,为了夯实产业基础,武高新还着力打造西电化合物半导体创新中心、集成电路生态产业园等产业平台,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完善产业配套服务,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如今的武高新已形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交通四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一车一人一芯”产业名片愈发亮丽的磅礴之势。

“可以深呼吸”的嘉泽

一定有你的“诗和远方”

伴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沪宁沿江高速铁路沿线的嘉泽或将迎来旅游业发展机遇。嘉泽自古人文底蕴深厚,有着“十里三状元”的美誉。作为闻名全国的花木之乡,嘉泽镇拥有3.4万亩水域面积、12公里临湖岸线、8万亩花卉苗木,造就了一个天然氧吧。这里春染桃红、夏透碧绿、秋满金黄、冬披绿装,一年四季景幻人迷,是一个“可以深呼吸的地方”。

嘉泽镇的花木产业已发展成常州市地标性特色支柱产业,拥有全国最大的园林产业聚集区和花卉苗木集散地。上规模的园林绿化企业100余家,专业园林设计企业30余家,大型苗圃、盆景园和大树基地200多个,夏溪花木市场已稳定集聚2500余户商户,2万多名花卉苗木经纪人遍布全国各地。目前嘉泽镇集聚了景观、设计、石材、古建、雕塑等相关企业500余家,结合相关电商企业、农家乐、民宿等,逐步形成集种植、培育、包装、运输、销售、园林设计、互动体验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从修“致富路”到建电商创客楼,嘉泽重视线上线下融合,吸引、聚集、留住一批园艺爱好者,陆续打造出具有IP和IP属性的半园、拾芳园、东篱草堂等网红园林,不仅在书写着一种园艺生活方式,也已从简单的产品,形成了集文化、设计、施工、产品于一体的产业链条集群带。对广大游客而言,具有IP和IP属性的网红园林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赞叹不已,是真正值得争相打卡的地方。对园艺从业者们来说,网红园林内不仅能看到景观打造“系统方案”的呈现,还可以从“活的场景”中学习相关园艺产品的场景化应用,为主营产品找到出路、思路。

“大交通”体系日趋完善

“两湖”核心再跃升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西湖街道作为“两湖”创新区的核心区,承担着打造“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的重大使命。随着沪宁沿江高铁的通车,“两湖”创新区核心区的交通区位优势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不久的将来,随着常州南站枢纽方案的推进,常州“两湖”创新区核心区的枢纽经济优势将愈发明显。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产业体系丰富,围绕高端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新经济“一高四新”产业布局,强化产业链重大项目、头部企业招引,谋划推进氢能、细胞治疗产业新赛道。截至今年8月,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2平方公里的“常州氢湾”,已逐步落户产业链企业23家。重点发展高端医疗装备和医疗器械,以及细胞和基因治疗、健康医美等“西太湖1号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此外,“两湖”创新区核心区教育配套方面也在逐步增强,武进区机关幼儿园星湖实验园及西太湖外国语学校今年迎新,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常州西太湖学校已动工;人才平台方面,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等一系列产教融合的创新平台落地,蓝湾国际人才公寓进入装修阶段,为人才汇聚打开了更大的空间。这里是常州着力打造的“未来之城”,迈入“高铁时代”,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区、西湖街道将全面聚焦“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的核心定位,加快建成生态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青年之城、未来之城。

俞伟 刘熙 张斌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