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 | 替芝麻担忧
来源:扬子晚报
2023-09-27 11:45:11

◇黄玲玲

公安,素有“百湖之县”之称,这里湖泊众多,与江为邻。荆江公园就在长江边,它依势而建,保留着原有的沙滩、草地、挡水坝等,工厂废弃的一根几十米高的大烟囱还成了地标,节日来临时,烟囱顶端两个巨大的字“公安”老远就给过往船只打起了招呼。每天来江边散步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吹着江风,望着游船,欣赏满天的晚霞,水天一色中一扭头就看见了江边的几垄芝麻地。船舶掀起的波浪,打湿了尽头的几行,被水浸过的芝麻显得无精打采面黄肌瘦。“这水涨不得了。”大家担忧地说。

江边的芝麻地

芝麻地原是江边的一块荒地,长满了野草和芦苇,江滩与旁边的灯塔形成了一个洄水湾,年长日久泥沙累积成了一大块洼地,涨水时洼地被淹,钓鱼的站在路基边钓鱼,洄水湾鱼都聚到洼地来吃草觅食,鲢鱼,鲤鱼,大白刁都有。可是去年江水少得出奇,洼地一直暴露在外,野生植物长得旺盛。洼地离水面大约吊了十来米远,巨大的石头裸露着,晒得灰头土脸。有位老头每天背着手在荒草里踱步,汛期一过他就动手开起荒。这是个艰巨的工程,老头从屁股大一块、磨盘大一块、席面大一块、直到有一天开垦出一块平平整整、光光溜溜、四四方方十来个小垄的沙土地时,人们才惊觉,这里还是一片良田。

此后,老头干劲十足,开疆拓土,砍草、捡石头、挖根、整地、刨垄。边开垦边播种,从秋到冬大半个土坡都被他种上了菜。菜地俨然成了散步人的景观带,几分地开垦下来,老人再不往旁走了,一门心思经管他的小菜地。老头的菜地沟是沟,垄是垄,清清爽爽,每每有人进菜地参观,他指着篦子也篦不进去的青菜说:“扯一点回去,我们老两口吃不完。”春天里,老头的菜地菜花金黄,引得散步的人直往菜地里钻,拍照时沾一头一脸的花粉。老头取水浇几根迟莴笋,笑嘻嘻的。

菜籽一割,各种蔬菜收尽,老头在菜地里拉起绳头,和老伴配合撒起了种子,几天过去,种子生出来,嫩绿的线一道一道的,间距用尺子量过一般整齐。秧苗出来时,好些天不下雨,老头一趟一趟提了水去浇,沙地不保水,一瓢水浇下去,瞬间就干了,感觉沙地张着巨大的嘴,一江水也解不了它的渴。每天饭后散步时,都能遇见老头,提一桶水,翻过乱石,爬上石坝,登上土坡,气喘吁吁。他坐在石坝上歇息时,问多大年纪了,老头两根指头一张,说马上八十。我惊愕不已,他伏地登坡时,我在他身后喊:“您可以活过一百岁。”老人哈哈大笑。

芝麻在老头的精心照管下长势良好,每一颗都较着劲,比赛着谁结的角子多。可惜,立秋后江水一日比一日高,人们的心提了起来。每天第一件事是去看芝麻,“还有三十厘米就要被淹了”“就算这时收上来也是瘪子”,人们叽叽喳喳趴在栏杆上议论,老头用脚把沙坝踩实,老伴扒拉着找辣椒。老头话少,老伴冲大家笑嘻嘻地喊:“收不到没关系,我们种地养身体呢。”但芝麻和我们一样似乎有些急,这些天疯狂地长壮实,长饱满,有了渐渐成熟的迹象。

从去年秋到今秋,俩老儿似乎越活越精神,菜地成了他们的精神乐园,也成了散步人的精神乐园,好像芝麻的收成与我们也有关系似的。我们仿佛被一天天成长的芝麻喂养着,被翠绿和香气浸润着,被老头不问收获的处世方式感染着。芝麻在泛黄,角子一天天变得坚硬,水退了一拃长,我仿佛看到老头挥起镰刀抢收,将割倒的芝麻一捆捆架在岸边晒上几日,拿了小棒轻轻敲,又香又白的芝麻落满了地垫。芝麻一天不收割,我们就会一直担忧下去。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