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说江苏(69) | 一往情深:桓伊的音乐癖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9-22 16:42:23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世说新语》

桓伊,小字子野,安徽人。东晋时期名士、高级官员、军事将领,也是音乐家。

他曾在大司马桓温那里任过事,有几分军事才能,参加过淝水之战;也有几分管理才能,在地方任上,能安抚百姓,深得民心。

据史籍记载,桓伊除了读书习武,闲暇喜欢赏梅吹笛,想必笛子吹得相当不错,竟有“笛圣”之称。南京淮清桥附近有一景,名邀步笛,就是他留下的——

一次,王徽之应召赴京,行舟停泊在青溪。桓伊当时与王徽之素不相识。他从岸上路过,王徽之听人说他就是桓伊,便命人上岸邀请桓伊为他吹一曲。桓伊不以为怪,吹奏三调,便起身离去,主客间一句话也未交谈。桓伊当时吹奏的据说就是《梅花三弄》。后人写诗“桓伊曾弄柯亭笛,吹落梅花万点香。”说的也是《梅花三弄》的事。

除了吹笛,桓伊还爱听歌,每当听到中国好声音,就情不自禁地击节赞赏。谢安见桓伊痴迷音乐到了如此地步,便说:“桓子野对音乐可谓一往有深情!”

后来,这句话被缩略为“一往情深”这个成语流传了下来。很多大诗人都会在诗文中用到它:

“斑斑几点相思泪,知何许、一往情深。”

“一往情深谁遣此,岂独销魂醉骨。”

还有我们熟悉的纳兰容若,“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等等。

到现在,这个成语仍然常见于小说之中。不过已多被用于男女之情的场合了。

69

【汉语中有52万个词语,我们常用的有一两万,而其中源自江苏的占有相当大比重。从一个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出发,寻根溯源,可以抵达词语背后的江苏历史,唤醒沉睡已久的文化记忆。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微史记”频道、“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上共同开辟“典说江苏”专栏,深入挖掘那些沉睡的江苏文化,唤醒人们的乡土记忆。】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