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丰县中阳里街道党工委持续践行群众路线,发挥党组织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身体力行践初心使命,持续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老旧小区焕“新颜”,按下幸福“升级键”
邮电局宿舍建成于1984年,由于房屋建设时间较久、建筑老化,房屋已经出现墙皮脱落、钢筋外露、下雨天屋顶漏水等情况,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较为迫切。向阳南社区两委班子商议后,决定将“邮电局宿舍危房改造工程”列入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主动想办法、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改造解决困扰居民的“老大难”问题。
经过社区前期走访调研,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召开小区改造专题会议,广泛接纳群众意见,并与施工方反复沟通,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力争做到顺民意、合民心。小区改造期间,社区安排专人对房屋改造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同时对在整改过程中居民反映的其他问题,第一时间当面解决。
“我们这面墙之前因为漏水,墙壁都发霉掉皮了,还有我家的北阳台,原来钢筋都露在外面了,确实不安全。现在经过改造,这些问题都排除了,真的解决了我们居民的烦心事儿。”居民温秀琴说。
疏通排水沟,为民“排”忧愁
西苑社区杜马庄排水沟多年未修整,已被淤泥和杂物填满,一到汛期就排水不畅,易成积涝,直接威胁村民的日常生活。群众有所呼,我必有所为。西苑社区党委将“杜马庄沟渠整治”作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实地走访调查,确定拟新修一条宽3米、深2米,全长约900米的U型水渠。
为了减轻村民负担,西苑社区通过自筹资金、号召社会捐款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同时号召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项目沟渠内的杂草、淤泥垃圾杂物进行了“地毯式”地清理,并组织机械、人力进行排水沟加宽、整治。经过多方努力,杜马庄沟渠整治赶在雨季前已全部完工。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水渠的建设,不仅从根本上解决杜马庄400余亩果树地干旱缺水、汛期积涝的问题,也美化了杜马庄人居环境,切实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修建公厕,让大家“方便”更方便
公厕建设是一项关乎群众日常生活、影响社区文明风貌的民生项目。今年年初,北苑社区依托“有事好商量”民主协商议事平台,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广泛征求社情民意后,将修建村组新公厕列入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同时发挥“党建领航、多方共建”机制,组织社区工作者、群众代表围绕公厕选址、设计、布局等,共同制定详细的建造方案,致力于打造满足群众多种需求的人性化公厕。目前,公厕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十月初正式投入使用。家住杨庙西组的居民袁桂林说道:“以前出门遛弯上厕所是个难事,以后就是个方便事了。”
聚焦厕所“小民生”,北苑社区推进公厕项目落地,让群众“方便”不再是问题,实现便民利民惠民“零距离”,持续增添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下一步,中阳里街道党工委将持续结合各行各业实际,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以办实事的成效凝聚民心,以解难题的成果汇聚民力,切实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寒松)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