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第十六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新闻发布会在扬州召开。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科协、扬州市政府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将于9月20日至22日在扬州国展中心举行。
新闻发布会场
去年扬州汽车产业规上企业开票销售额居重点产业榜首
据介绍,扬州汽车工业起步较早,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以修理汽车和生产小配件起步,七十年代过渡到小规模整车制造。八十年代后期初具规模,九十年代迅速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汽车制造、改装和零部件生产共同繁荣的局面,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上汽大众、潍柴亚星、江淮轻型车、中集通华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扬州,该市的汽车产业呈现支柱产业作用明显、车辆企业数量众多、零部件配套能力强、产业集聚态势明显等特点。
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扬州汽车产业规上企业330家,开票销售实现777亿元,入库税收实现28.4亿元,稳居重点优势产业榜首,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企业质态优异,开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96家,其中,超百亿元1家,10亿元以上企业13家;70%的企业实现了智改数转,37家是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78家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
上汽仪征汽车生产基地
扬州整车产量和产能利用率均位列全省前三
据了解,扬州拥有26家车辆生产企业,其中整车生产企业4家(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亚星客车、潍柴亚星新能源、九龙汽车),改装车生产企业22家,主要产品有乘用车、客车、环卫车、房车、皮卡车等,合计产能70万辆。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是大众集团在德国本土以外的首家标杆工厂;中集通华是行业内研发能力最强、产品品种最全的标杆企业。2022年,全市整车产量实现近20万辆,产能利用率达51.6%,均位列全省前三。
汽车零部件企业方面,扬州拥有亚普股份、潍柴扬柴、亚新科活塞环、奥力威等一批基础好、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为上汽、一汽、东风、广汽、吉利、长安等知名整车企业配套。其中,潍柴扬柴已成为潍柴集团三大柴油发动机制造基地之一;亚普股份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行业地位;东升汽车是我国商用车稳定杆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
转型升级成效方面,初步形成了覆盖制氢、储氢、电堆和整车制造等主要环节的产业链,建成了2座加氢站,今年还将开通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该市拥有众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客车、专用车。近3年来,中化锂电、航天数联等动力电池企业落地投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新动能;纳力新材料总投资112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极材料,有别于传统的电池材料,不但能降低电池自燃的风险,而且减少铜使用量70%以上。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位列扬州六大产业集群,后年规上企业开票销售破千亿元
产业集聚态势方面,形成了仪征汽车工业园、江都汽车产业园、扬州(邗江)汽车产业园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发展的局面。仪征汽车工业园是江苏省三大乘用车产业基地之一;江都汽车产业园拥有年产客车2万辆、乘用车3万辆、皮卡货车10万辆、专用车1000辆的生产能力;扬州(邗江)汽车产业园是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正在积极打造新能源专用车集聚区;市经开区形成以专用车、汽车电子、氢能企业等为代表的特色产品集聚,聚力建设氢能产业集聚区。
研发平台方面,多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中汽中心工程院高邮院已建成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验证平台、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研发验证平台和汽车性能开发综合试验路;国汽轻量化(江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汽车轻量化材料与核心零部件检测与服务平台,正在逐步将扬州打造成为汽车轻量化研发高地。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扬州明确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重点支持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产业链是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链。到2025年,规上企业开票销售将突破千亿元,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多场景示范,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今后一段时期,该市将继续聚焦汽车产业发展,主攻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以增量提升推动总量扩大,以产品优化带动转型升级。不断完善核心配套,提升园区载体,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制高点。
通讯员 扬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