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扁鹊医书中,有没有换心术?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8-22 15:41:58

最近的一条热搜#失传2000多年的扁鹊医书找到了#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

我们都知道神医扁鹊,但是直到目前,还没有神医的医书流传下来,这次如果属实,那确实称得上一个重大发现。扁鹊的神医术不只是传说,还存在于史籍中,其中最神的一个故事,就是他曾进行过换心手术。

新加坡医生何乃强退休之后开始潜心研读中国历史上与疾病有关的记载,并出版了《皇家有病知多少》。究竟扁鹊有没有可能实施换心手术呢?

一位外科医生问我,有人告诉他中国古代名医扁鹊(公元前407-前311)是心脏移植的开山鼻祖,这是否真的?对于扁鹊是世上做换心手术的第一人,我早存有疑问。扁鹊是公元前的历史人物,难道二千多年前的外科手术真的先进到如此地步?

为此我翻阅一些资料,发现换心之事确有古书籍记载,连英文版的维基百科也提及《列子》中有换心故事。

在《列子汤问篇》里记录有扁鹊为病人开胸、换心的故事。

意思是:当年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同时生病,都去请扁鹊替他们治病。扁鹊认为他们之间,其中一人自我意志坚强,但勇气不足,因此足智多谋,但优柔寡断;另一人自我意志弱,有勇气,因此不善于出谋划策,遇事独断专行。

如果将二人的心交换,那两人就很完善了。二人同意如此做法,扁鹊先让他们喝下麻醉药酒,开胸取出二人心脏,相互交换后,放回各自的胸腔,然后把伤口敷上神药。两人昏迷了三天后苏醒,就各自回家。

没料到,换心的结果是当他们各自回到家里,双方的妻儿都不认识回家的人,还引起一场官司。后来经扁鹊解释换心事由后,真相大白,事情才得以平息。

但是正史的《史记》,是西汉景帝时期出生的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所著,虽有记载扁鹊的事迹,却没有提到他替人换心一事。

我们很难想象,二千年前的医学究竟发达到什么地步?别说古代没有微生物学,又还没有发现抗生素,对治疗手术后的感染没有特效药;更何况古人对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的认识有限,说那时的麻醉水平可以令病人昏迷3天,然后苏醒后安然回家,这简直是神话!

我们都知道,器官移植的最大难题是移植的器官组织必须相配,才能够避免排斥作用,而不是靠手术技巧。而没有抗排斥药物,病人也很难活得长久。

我所知道的事实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换心脏手术的医生,不是扁鹊,而是生于二千多年后的南非医生巴纳德。我读过他的自传《一个生命》,记录他于1967年12月3号在南非,为末期心脏衰竭的病人沃什坎斯基牙医进行9个小时的手术,把一个在车祸中严重受伤的戴维女士的心脏移植在他的身体里。

一夜之间,这突破性的医学创举消息传遍全球,轰动整个世界,也带给严重心脏病病人新的希望。虽然沃什坎斯基只活了18天,不过以后的心脏移植病人都因为有了这医疗法而能够多活上好些年,目前的5年存活率高达70%以上(2014年)。

到目前为止,活得最长的心脏移植者是美国的Tony Huesman,至今已经29年。新加坡也有一位在年接受过心脏移植的病人,如今仍健在。

扁鹊能够做心脏移植是难以置信的事。二千年前的古人对于解剖和生理学认识不够,认为心脏是思维的中心,控制着思考、情绪、记忆,以及聪明才智等功能,所以就有:我的心在估计,我的心在想念你,我的心里头很气,心狠手辣,心胸狭窄……的词句出现。

但如果问一问那些接受过心脏后移植的人,他们接受了别人的心脏是否因此而性情大变,人格行为有异?接受器官的人是否思想、记忆、情感都一一移植过去?这些事实,就证明真正控制着思考、情绪、记忆等功能的都是人类的大脑,而不是心脏。

人们会发出疑问:古人为什么会编出换心的神话故事?我认为原因有二:

(一)古代的人有丰富的想象力,想到把别人的聪明智慧移到自己的心里(其实是脑袋),来补自己的不足或缺陷,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故此用了神乎其技、家喻户晓、人人敬仰的医者扁鹊的名义,用换心术来取长补短,撷菁取华,让自己更臻完美!这样的做法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移魂大法”!其实,懂得生理学的都知道,真正需要移植的不是心脏,而是脑袋!

中国人世世代代传承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飞天的梦想,登上称为“广寒宫”、“玉兔”的月亮。扁鹊有特异功能,能“视见垣一方人”(看见墙另一边的人),在诊视别人的疾病时,“尽见五脏症结”(看到病人五脏内所有的病症),相信也是古人的梦想,希望能够把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看透。

其实这些故事给予我们启示——只要有梦,梦是会成真的。可不是吗,而今我们有了光,电脑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心脏移植、人类登陆月球的梦,都相继实现。

(二)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所含的寓意,反映和批评当时的政局。暗示人无完人,领导们要有设身处地、易位思维的处事态度。要知道,在那个封建时代,胆敢批评统治者、当权者是犯上,大逆不道,可能招致杀身灭族之祸。人们为了保身,不敢直言不讳,只能通过寓言、神话来隐喻。

所以,《列子》的换心故事,只能当作神话传奇故事,不可以列入中国医学史中。

    何乃强 著 九州出版社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