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公安交警通报酒驾数据、发布酒驾案例、计算酒驾成本,目的只有一个:远离酒驾醉驾!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7-27 15:57:21

酒驾醉驾的危险性,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总有人以身试法,在危险的边缘试探。一旦侥幸心理战胜理智时,驾驶人的行为便失控了。7月27日,扬州公安交警通报,今年1—6月,全市共查处酒驾、醉驾交通违法犯罪行为2936起,其中酒驾1967起,醉驾969起。今年二季度,共查处酒驾、醉驾交通违法行为1538起,其中酒驾1052起,醉驾486起。警方同时发布典型案例,列举常见误区,提醒驾驶人遵纪守法,安全行车。

案例1:醉驾酿事故,谎称他人开车

仪征陈集镇附近的125省道近日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救援人员抵达后发现,现场有一名男子,车辆损毁严重,男子却坚称自己不是驾驶员。这是一起小轿车与道路中央护栏发生碰撞的单方事故,导致车辆起火、护栏损坏,无人员伤亡。

消防队员先期到达现场展开扑救,灭火过程中,消防员对车上的一名男子进行了询问。对方称他不是驾驶员,驾驶员因为害怕离开了。经过近20分钟扑救,火势被扑灭。随后,仪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对陈某继续进行询问,陈某说,是其妹妹开的车。其家人赶到现场后,一脸担忧,问民警能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民警告知,酒后驾驶是违法行为,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一切都有量刑标准。

最终,陈某在一番心理挣扎后对自己饮酒驾驶的事实供认不讳。陈某交待,“事发前我喝了两杯白酒,开车发生车祸,并引起了大火。”了解情况后,民警依法将嫌疑人陈某带至医院抽取血液样本送检,后报告显示,其体内的酒精含量为144.09mg/100mL,远远超过醉酒驾驶标准,涉嫌危险驾驶罪。

案例2:中午喝酒晚上开车不算酒驾?

高邮公安局交警大队三垛交警中队近日接报,一辆轿车发生单方面道路交通事故,四轮朝天翻在路边,人被困驾驶室。民警到场看见,路边碗口粗的树被硬生生撞断,轿车四轮朝天翻在沟渠里。将驾驶员成功从驾驶室救出后,民警闻到驾驶员身上的酒味,询问其有无喝酒。驾驶员陈某说没有喝酒,只是吃了荔枝。民警对其进行酒精呼气检测,结果为24.6mg/100ml,涉嫌酒后驾驶。这时,陈某承认当天中午喝了一瓶啤酒。

陈某陈述,中午自己在家喝了一瓶啤酒,晚上因要外出办事,心存侥幸地以为酒精挥发得差不多了,便驾驶轿车外出。不料,行驶至一条乡村道路上时,意识有些模糊,发生了事故。目前,该起事故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警方表示,每个人的酒精代谢能力不同,是否酒驾以酒精检测结果为准,只要体内酒精含量超标,不论距饮酒的时间多久,驾驶机动车仍属于酒驾或醉驾。为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要以为“隔夜酒”、“隔顿酒”就没事了。

误区一:饮酒后在停车场挪车,算不算酒驾?

警方表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因此,向社会开放通行的小区、单位内部道路、公共停车场、地下车库等均属于道路的范畴。只要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了物理上的位移,即可认为驾驶行为已经完成。所以,饮酒后在小区、停车场挪车的行为,在刑法上也会被认定为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

误区二:隔顿酒、隔夜酒不算酒驾

有些人中午过量饮酒后,下午休息一下晚上开车,或是晚上饮酒当晚没开车,但第二天早上开车,这也容易造成酒驾。对此,交警表示,酒驾是以血液中酒精浓度测试结果为标准,不以饮酒后时间长短判定。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的速度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酒精摄入量不同而有所差别,因此不能一概而论,饮酒后一定要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

误区三:多喝水能稀释酒精含量

个别司机认为,喝酒后通过多喝水、嚼口香糖、抽烟等方式,可以避免被查出酒驾。交警提醒,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这些方法只能降低口腔内的酒精含量,而呼吸式检测仪是通过检测来自肺部的空气。此外,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长达十多个小时,酒精含量会有从低到高再降低的过程,短时间多喝水不但不能降低酒精含量,甚至还可能使酒精含量上升。

误区四:服用醒酒药即可开车

市场上销售的一些醒酒药号称20分钟内起效,能有效降低血液内酒精含量,以应对酒驾检查。交警提醒,服用醒酒药可能会加快血液内酒精的分解,但不能保证立即起效,而且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不要铤而走险。

一算吓一跳!酒驾醉驾的“成本”有多高

酒驾、醉驾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大,付出的成本代价也大。交警向记者算了一笔账,饮酒驾驶=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1000到2000元罚款+一次记满12分;醉酒驾驶=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饮酒和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此外,我国对醉酒驾车违法行为,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按照危险驾驶罪定罪,处拘役1至6个月,并处罚金。

警方称,酒驾醉驾带来的严重后果还包括经济成本、职场成本、家庭成本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大多数机动车驾驶人被查前,都是抱着侥幸心理的。而一旦被查出构成酒驾、醉驾,将面临罚款、驾驶证记分、暂扣驾驶证、吊销驾驶证,甚至是终生禁驾、行政拘留乃至拘役、有期徒刑等违法后果。个人因酒驾、醉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记录将会伴随终生。通讯员 祝隽 黄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