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检察履行公益诉讼职能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识“换新装”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7-22 18:35:44

南京六合区地处苏皖两省、宁扬滁三市交会地,素有南京的“米袋子”“菜篮子”之称,全区永久基本农田72.92万亩,占辖区面积的37.5%,保护好永久基本农田对于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六合区检察院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能,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促使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识“换新装”。

2022年5月,依托“政法网格员+片区检察官”工作机制,六合区检察院片区检察官团队在下沉走访中发现,辖区内部分街镇因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识疏于日常管理,导致保护标识出现字迹模糊、缺损等情况,无法辨认永久基本农田位置范围、保护责任人、相关规定等信息,更有部分保护标识上被张贴广告、挪作他用。

标识是基本农田的“身份证”,是保护基本农田安全的“防护罩”。为进一步查明农田保护标识受损的情况,六合区检察院职能部门开展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标识专项行动,部署9个片区检察官团队同步对全区40余处永久基本农田实地查看,通过无人机拍照取证、向周边村民详细询问基本农田状况,对各街镇永久基本农田位置、范围及保护标识设立情况进行全面排查。

为消除基本农田遭受侵占的风险隐患,2022年6月23日,该院邀请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各街镇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益志愿者等召开公开听证会,各单位结合职能共同商讨修复方法和长效维护机制,最终确定了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统筹、各街镇负责修复及日常维护的整改方案。

方案确定后,该院向负有监管职能的单位集中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地资源安全。在行政机关书面回复之后,该院组织检察官前往各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回头看”工作,实地查看整改状况。经过整改,发现各街镇均已按照检察建议的内容,对基本农田保护标识进行修复、重设,新标识在“图、数、地”相一致的基础上,公示所有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分布范围等信息,使得永久基本农田制度刚性要求“落地”,为有效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奠定了良好基础。

“耕地保护无小事,相比事后补救,事先预防性保护更为重要。我院将继续立足检察职能,全力守护好六合区的每一亩良田。”六合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卫东说。

通讯员 应晨 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