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7月19日讯 (记者 万凌云 通讯员 邵臻 )多年前参加过的教培机构,突然寄来信件,声称要退学费,这样的“好事”您遇见了吗?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教培机构退费的名义实施诈骗,甚至扯上了“教育部”的旗号。丹阳警方请广大市民引起注意,小心学费没有退到手还被反骗数千元。
诈骗
7月19日,丹阳警方介绍,11日一早,家住丹阳的施先生收到一份信件,名为《北京某某学堂退费公告》。迟疑片刻后,施先生想起,自己三年前曾经报过这个教育机构。“没想到,三年了,还能退费,挺好的!”施先生一边想着,一边加了信中提到的客服QQ号。
聊天记录
根据客服的提示,施先生点击链接,下载了一款陌生软件。
在这款平台软件中,“客服”向施先生要去了包括手机号、姓名年龄、QQ号码、手机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声称需要查询核实施先生当年是否的确在该机构报过名。
一番查询后,对方告诉施先生,经查询、核算,可以退给施先生2980元学费,但不能直接退,需要施先生根据客服指令操作,并且要先增值再退款。
施先生还未反应过来,对方已经发来两张截图,一张是所谓“增值”的具体操作流程;另一张图名为“实时回款管理系统”,即供施先生选择的“增值项目”。
在“增值项目”中,施先生看到,1号方案是购买100元证券,可以退120元,即20元是清退的学费,3-5分钟完成一次清退。
施先生向“客服”表达了疑问:“为什么要买你们的证券才可以退款,而且买的数额相当于退款金额,要是我没钱买你们的证券是不是就不给退了?”
“由于我司并没有收到您的学费,只是受教育机构委派,债券转让我司,为你办理退费,所以需要购买我司证券,以帮助我司增值的形式向你办理退费。”客服这样解释道。
为了退得2980元,施先生选择了接受对方的退款方案。
很快,有一名昵称为“规划师—周凯”的陌生人在平台软件中添加施先生为好友,并给他一个卡号,让施先生往这个卡号中转账买入增值证券。
随后,施先生根据对方指令,分三次转钱,前两次都有小额返利,即所谓“清退的学费”,第三次,施先生自主选择了9980元的“增值项目”,但规划师以施先生“操作失误”为由表示无法退还。同时,需要其继续转账57800元时,施先生才醒悟过来。
无独有偶,郑先生也收到了来自北京该学堂机构的相关信件,与施先生收到的略有不同,郑先生收到的是所谓“教育部办公厅”寄来的红头文件,称该机构因能力不足警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运营。且因资金有限暂时只能为部分学员办理退费,并附上客服QQ号和二维码。
和施先生一样,郑先生也在该机构报名学习过。没有丝毫怀疑,郑先生扫描了纸上的二维码。后面的遭遇,二人如出一辙,同样是下载陌生软件,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所谓“客服”,“客服”同样是表示退款将以“证券增值”的方式兑现。最终,在郑先生第四次汇款后,对方迟迟不返利,还让他再买50000元证券,郑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
丹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反诈中队中队长刘扬提醒广大群众,诈骗分子疑似通过不法手段获取教培机构的学员名单,然后以快递、电话、短信、邮件等形式联系受害人,声称作为第三方机构接受委托办理某培训机构的集中退费事宜,诱骗受害人主动联系。
刘扬特别警示:正规退费流程,基本都通过原路返还的方式将资金退回本人缴费账号。骗子所谓“与国家反诈中心签订协议,受害人会收到反诈预警劝阻电话属于正常情况”,都是诈骗话术,退费时要求额外支付费用的,都是诈骗。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