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打文学牌走向了世界,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文学高质量发展。文学正如数学,它是起打基础作用的,没有这个基础,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硅谷中关村,云集了一批数学创业人才,他们是曾任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当所长柳传志、发明了激光照排的王选、发明汉字输入法的王永民等,中关村的崛起让我们对数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文学也是了不起的一门学问。世界上最牛的文学人文专业在哥伦比亚大学。大卫·丹比从这所大学毕业后,成为《纽约客》杂志特约撰稿,多年后成了媒体大亨。他曾思考自己在大学期间学的那些东西对自己的发展最有用,后来他发现是文学。1991年,已经48岁的他决定回到母校继续“回炉”,选修文学人文与当代文明专业。这段时间,他阅读了包括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西方人文传统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传及其作品,一年后,他写出了《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一书。这本伟大的书在世界引起轰动,证明了阅读是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投资,同时也证明了文学这门通识学科的重要性。
转眼间,江北新区成立已经8个年头了,刚开头几年一般而言主要是抓基建,抓经济指标,文化是放不上位置的,文学就更没有地位了。而新区邀请20位知名作家走进新区采风,却恰恰说明新区已经重视文学了。新区的发展与中国城市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要避免“千篇一律”的败笔,就必须要有自己特色。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用文学为江北新区的城市建设注入灵魂,让这座新城鲜活起来、灵动起来,恰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重视文学,也就成为江北新区领导者和建设者的应有之责。
巴金说,文学有宣传的作用,但宣传不能代替文学;文学有教育的作用,但教育不能代替文学。在我看来,这就是文学的神奇之处。文学与社会、与城市、与产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总会带有地域特色,因而文学作品最容易成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最佳的代言,能起到长效久远的宣介效果。读茅盾《子夜》、钱钟书的《围城》,我们会想到过去的上海及南方某地生活;读老舍的《茶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人们会想到过去的北平的四合院。读沈从文的《边城》,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凤凰古城。莫言的作品基本上围绕着高密东北乡来创作,他的家乡成为让世人瞩目的世界文学中心舞台。显而易见,新闻的宣传效果往往比较短暂,而文学的宣传能悄无声息的在人们的心中扎下根。
聚焦江北新主城
何建明在上海浦东开发区住了一段时间,写出长篇报告文学《浦东史诗》,描绘了上海浦东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作家宁肯选取中关村的柳传志、王选、冯康等不同时代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以人物为经纬,写出报告文学《中关村笔记》,展现了大国崛起的精神,为推动中关村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非常期待有作家能创作出类似反映江北新区蓬勃发展的传世之作。
二是,文学名篇往往都会留下名胜古迹,并成为文旅产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出了《岳阳楼记》,让岳阳楼出了名;崔颢登上武汉的黄鹤楼,感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火了。14岁的王勃来到南昌的滕王阁,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景,写出了名篇《滕王阁序》,滕王阁成为千古游游览胜地。南京的莫愁湖也是因为南朝梁武帝的《河中之水歌》而成为如今的名胜重地。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与浦口火车站息息相关,虽然只有区区一千多字,但是这篇散文代代相传,带动了浦口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也将带动江北新区文旅事业的发展。
文学可以化无形到有形,实现从无到有。南京有一位官员学者俞明,时任下关区委书记,他在典籍中发现,洪武皇帝和“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都写过《阅江楼记》。原来朱元璋打算在狮子山上修建一座阅江楼,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600多年后,在俞明的建议下,重建阅江楼被提上日程,并于2001年竣工。如今,阅江楼成为南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带动了南京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是,文学作品在商品流通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有时会有特别建树。文学作品在商品宣传的可信度上优势特别明显。现实生活中,文学上的这一特点,往往被一些聪明的商人发现并利用。比如,一些不良开发商,开发的楼盘地段十分偏僻,他的广告写:告别都市喧嚣,独享静谧人生。要是周边吵杂,广告词就成了:坐拥城市繁华,感受摩登时代。楼盘价格奇高,他就开始把业主往死里抬:侈华生活,贵族气息。总之,他们把文学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而大部分作家对对此不甚了解。1980年的《人民文学》第一期登载了军旅作家徐怀中反应自卫反击战的小说《西线轶事》,小说中,一号首长拿出一瓶习水大典,对身边人说:“来,一人喝一口,这是‘气死茅台’。”这句话,导致茅台酒当年的销量大幅下降。茅台酒厂派生产科长找到作家徐怀中。科长告诉徐怀中,你说一句‘习水大曲气死茅台’不要紧,人家习水酒厂当年就多卖了12吨酒,而我们销量巨幅下滑。最后双方达成协调,作家同意修改文稿,删去“气死茅台”这几个字。时隔不久,那位生产科长又写来了抗议信,原来《广西文学》转载了《人民文学》的《西线轶事》,并不知道其中还有修改之说,导致继续发表“气死茅台”的言论。为了弥补这一“过失”,徐怀中在另一篇小说《没有翅膀的天使》上,巧妙地加上一段关于茅台酒的描写,这事才算了结。
四是,文学能对社会起到引领和推动社会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起着鼓舞人向上奋进的作用,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3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南京大学丁帆教授与作家刘醒龙有一次抵足而卧的彻夜长谈。刘醒龙刚写了一个中篇小说《凤凰琴》还没有发表,他把故事情节和乡村民办教师人物塑造的构思详细诉说了一遍,这两人躺在床上展开了热烈讨论,甚至连细节的预设都做了研磨:一群小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一支笛子和一把口琴吹奏的国歌,站在破旧的校舍前升起国旗……他们交谈气氛亲切而兴奋,直到鸡鸣五更仍无困意。连刘醒龙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部中篇小说的发表,竟然促成了全国200万民办教师的转正。
一部反映现实的好作品,往往能引起大众的深思,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推动社会变革。1968年,作家爱德华·艾比写出了《沙漠独居者》一书。这本散文作品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他独居沙漠的见闻和感受。读完这本书令人掩卷深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是否等同于经济和物质的发展?《沙漠独居者》在美国和世界环境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引发了环境运动的浪潮,促使美国国会通过《联邦环境政策法案》,直接催生了1970年4月22日第一个地球日的确立。
五是,文学与新技术的整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学自他诞生以来,就带有经济属性,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出现,出现了文学新品种——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找到了将文学变成经济的绝佳途径。驻扎在南京的连尚文学成立不到两年,总用户突破两亿,获评南京市新增独角兽企业。这类与文学相关文化企业,江北新区可以在招商时引进。
文学促进新区高质量发展
文学在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将有巨大的商机。人工智能在创作领域可以探索并创造新的文学形式,例如交互式写作、数字文学等,拓展文学表现形式。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创作实验,帮助作家在不同模拟情况下进行预测和判断,从而快速找出合适的创作方向。未来的文学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智能,人工智能写作也将逐渐成为创作者创作的一部分。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将出现新兴的产业,这些新产业有着巨大的经济前景。
通讯员 邹雷 新江北报全媒体记者 周润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