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代码:1111
南京邮电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25个院(部、中心),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办学81年来,为国家输送了26万余名各类优秀人才,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美誉。
2023十大招生亮点解读——
亮点1:热门优势专业招生计划大幅增加
学校在全国的招生计划总数逐年增加,其中江苏省内计划继续增加达到3034人。
招生专业进一步优化,增加热门优势专业招生计划: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等热门优势专业增加163个招生计划。在江苏新设置的物理+不限组(111106组)计划70人,专业为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在江苏设置的物理+不限组(111107组)达到1893人,全部分布在25个热门优势专业中,大大增加了考生进入热门优势专业学习的机会。
亮点2:国科大联培英才班采用“高考直录+入校选拔”方式
国科大联培英才班由学校贝尔英才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开展联合培养,2023年设置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4个专业,符合学校本硕博贯通基本条件的联培班学生,不受名额限制,均可进入南邮本硕博贯通训练营学习,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南邮研究生贯通培养资格。除了按照学校当年分配的指标保送推免之外,择优选拔不低于30%的学生通过“本硕”或“本硕博”贯通计划在我校继续深造。每届招收约100人,其中70个名额面向江苏省内高考直接招生,约 30个名额入校后面向全校符合条件的优秀生源选拔
亮点3: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
学校开设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是江苏省首批数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与华为、中兴通讯等名企共建数学实践基地。对标国内外高校先进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南邮国家双一流高校及江苏省高水平大学的学科优势,传承南邮红色基因,以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全国样板党支部为方向引领,以数学博士点建设为学科统领,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为基础专业,瞄准国家战略、江苏需求和学科前沿,汇聚学校优势资源,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数学领域和数学与信息交叉领域领军人才。数学基地班学生100%直接进入本硕博贯通训练营,除了按照学校当年分配的指标保送推免之外,不低于20%学生通过本硕或本硕博贯通计划在学校继续深造。
亮点4:设立5个创新实验班,优秀学生可直接参加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
学校创设5个“新工科”和“新文科”创新实验班,其中3个“新工科”创新实验班分别为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2个“新文科”创新实验班分别是财务管理和金融工程。创新实验班学生采用选拔后单独编班,集中管理,四年一贯制。每个创新班50%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本硕博贯通训练营,除了按照学校当年分配的指标保送推免之外,不低于20%学生通过本硕或本硕博贯通计划在学校继续深造。
亮点5:打造“信息文科”品牌专业,超九成为一流专业
学校依托信息学科优势,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依托一批高水平国家级和省级优质平台资源,积极打造“信息文科”品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信息文科”复合型人才。
2023年,学校在江苏省选考科目为历史+不限的招生专业(类)12个,一流专业占比达93%,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广告学、英语、经济统计学;江苏省一流专业有金融工程、翻译、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财务管理、经济学、行政管理、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为艺术类专业招生)。学校现有文科类硕士点18个,每个文科学院至少都有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每个文科类本科学生都可以在南邮找到适合自己报考的硕士专业。
亮点6:中外合作办学两大王牌专业招收240人
学校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邮电大学波特兰学院,是江苏省首个获批开展本硕博多层次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23年,波特兰学院继续在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王牌专业招收240人。
亮点7: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体系更健全
学校聚焦国家“卡脖子”关键领域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需要,紧跟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趋势,主动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实施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亮点8: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新增8个热门优势专业
学校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社会发展,近年来新增8个“新工科”和“新文科”专业,分别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柔性电子学、金融科技、分子科学与工程。
亮点9: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培养创新型人才
“无创新 不南邮”是学校创新氛围浓厚的生动写照。通过建立完备的学科竞赛训练机制,学校学生多次获得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瑞萨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优胜杯”、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球最高奖等国内国际重大竞赛奖项。学校构建了国-省-校-院4级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实现创新教育和学科竞赛全员覆盖,学生可以结合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广泛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训练活动。学校在2012-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2名。
亮点10:就业前景更加广阔,本科生深造率逐年提升
学校长期深耕信息通信行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呈现出“千人规模以上企业就业占比高”、信息特色强、留苏意愿高的就业特色。近年来考研升学捷报频传,以2023届为例,本科毕业生国内考研升学率超过36%创出新高,其中双一流高校录取占比过91%。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左右,2023年签约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华为、中兴等信息行业知名企业的毕业生占就业毕业生50%以上,其中签约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近800人,大量毕业生入职华为、中兴、烽火等民族脊梁企业。主动服务国家需求,超百人将参加支教团、西部计划、乡村振兴等计划,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发光发热。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