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请问是宁海中学吗?我叫周润康,我是来寻根的。一百年前,我的父亲周光倬曾在这里教书,当时叫江苏第四师范……”
那一端,是滇池的衷肠倾诉,
这一侧,是金陵的凝神聆听。
千里万里,
阻不断你追寻的足迹,
百年世纪,
冲不淡我们深挚的情谊,
传承延续,
燃不尽薪火相继。
2022级高一学生高校研学
一、文正血脉 根扎大地
翻开周光倬先生早已泛黄的毕业纪念册,那里记录了清晰详细的学生教员名册、科学完整的课程系统、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优美清雅的校园环境……在校史页中,赫然明证:“我校(江苏省立南京中学)现分三院,第一院为高中部,其前身原系钟山书院,继改为江南高等学堂,及民国成立,就原地设立第四师范”,“第二院为初中部,其前身原系文正书院”,再次追溯并确认了宁海中学的前身乃“钟山书院”“文正书院”。
时光流淌,树有年轮。扎根于宁海大地的文正品格孕育了宁海中学“美的教育”。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养,为其今后向完美之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书院文化精神的传承,更是宁海中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守正创新 叶茂花繁
今日之宁海,以先贤为榜样,厚植文化根脉,传承文正精神,立足当下,继往开来,以“厚文养正,以美立教”的新理念关注教育,努力创造润物无声的育人新殿堂,书写新时代春风化雨的教育情结,构建宁海教育新美学,携手师生共创美好校园新生活。
1. 拓宽思政新路径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学校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大思政课”建设意见的重要举措。
2022年,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党建研究专项课题《深植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校本化实践研究》,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大思政”治理建设,以课程思政为突破口和抓手,依托“我是党课主讲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思政、讲党课活动。在南京市教育工委举办的“思政好声音”评比活动中,石朋慧老师的《铭记红色校史 传承红色基因》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作品并在全市展示。
2.建构发展新体系
宁海中学传承“勤•诚•勇”的百年校训,形成了“美的教育——厚文养正,以美立教”的办学理念。
新时期,学校与时俱进,确立了“宁海美学观照下高品质特色高中”的纲领性目标。2022年,学校创建江苏省高品质特色高中,成功通过南京市答辩,报送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评审。“育红色‘六美’普通高中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深入推进,“三体六维”红色之美课程体系逐步完善。
3.培植教学新生态
教育之本,立德树人;课程之耕,赋能成长。学校立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校高质均衡发展。
学校举行“情境化主题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四新”背景下云课堂实施的研究和展望》科学学习研讨会、开展“攻坚”“攀登”“致敬•展望”“加强学科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系列教学工作会议、构建“一核两线三体四翼”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申报《普通高中新学习生态建构的实践研究》省级课题。新时代课堂教学的改革彰显了宁海中学“美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四新”时代下的学校的教育追求,也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宁海人勤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宁海精神”。
4.引领良师新风尚
育人为本,良师为重。学校传承创新学校“良师兴国”教师文化,重视加强良师队伍建设,培育了一批师德高尚、风格鲜明、效果显著、成就突出,深受同行敬重、深受学生与家长喜爱的教师。
学校现有南京市先进教研组9个,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9位、市学科带头人12位、市优秀青年教师26位、区学科带头人及区优青100多位。江苏省 333 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2 人,南京市拔尖人才 1 人。这是学校进行教 育培养的底气和实力保障,为学生成长 保驾护航。2023年5月,该校居加颖老师荣获第三届江苏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数学组特等奖,并将代表江苏省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班主任工作也走出了高品质发展道路。2022年8月,曹玉明老师代表学校参加鼓楼区教育好故事演讲比赛荣获特等奖,代表鼓楼区参加南京市教育好故事暨首届南京都市圈教育好故事交流展示活动荣获特等奖。
三、品质治理 硕果盈枝
在历史发展机遇面前,百年宁海携手青年学子,优化学校治理体系,强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高质量、高品质育人,用拼搏追逐梦想,用奋斗点亮青春,收获丰硕成果。
1. 重塑成人之境
学校坚持文化引领、以美立教的发展思路,打造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学习型校园。聚焦信仰教育,推进科学学习,创新学科融通教育,开设国际理解课程、开展国际访交流,做好校园环境改造、设施设备迭代和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提升塑人新环境。
近年来,学校获批江苏省“育红色之美:普通高中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基地、成功入选江苏省“红石榴家园”、获评“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获“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立美育人:普通高中美术教育三十五年实践创新”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一等奖、获评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
2. 重塑成才之能
学校创新学科竞赛形式,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加深师生对学科内涵体验和理解,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2022年,第八届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268人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胡佳文、林晨获国家级一等奖,陈怡然获国家级三等奖。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奥赛中,38位同学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物理学科2个国三、3个省二、1个省三;化学学科1个国二、1个国三、3个省一、13个省二、1个省三;生物学科4个省一、3个省二、3个省三。地理学科1个省二、2个省三。第三十届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张睿希等4人获全国一等奖,翁舒菡等37人获全国二等奖,顾静怡等44人获得全国三等奖,江苏省一等奖91人,江苏省二等奖62人。南京市第十九届中学生英语口语比赛,丁梓萌获得南京市一等奖。第二十八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创少年项目,邢恒源、阮林琪、邹劲羽获中学组省级一等奖,12位同学获得省级二、三等奖。
3. 重塑成长之美
学校始终坚持以“建构宁海教育美学,共创美好高中生活”为愿景,大家共同协商、共同治理、共同创造美好校园生活,努力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
培育家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2022年,学校在大金山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军事训练活动;举行“爱国强兵”主题书画大赛;获得南京市高中生军事训练营国防知识技能大赛特等奖;曾联松国旗护卫队喜获鼓楼区“德育一束花”荣誉称号。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创客空间、会议场所、论辩社区、科研中心、社团(活动)领地等;开展了全校主题活动(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学生自主活动(社团活动、广播朗诵、学生讲坛)、学校传统活动(校园歌手大赛、爱心义卖、芳华诗会、成人礼、毕业典礼等)、美好高中生活十个一、团辅活动(高三年级启动仪式、誓师大会、素质拓展活动、创新主题班会)等。每一位学子在宁海的高品质校园生活中都能获得愉悦感、成就感和自由感,绘就青春的光彩!
宁海人永远记得,传承书院文化,弘扬文正精神!宁海人永远记得,守正创新,精业笃行!宁海人永远记得,甘为春泥,塑人之能,成人之美,化育芳菲!不负人民期待,不负民族重托,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通讯员 李燕 韩孟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招生连线>>>
学校地址:南京市宁海路39号
招生代码:1140
招生热线:025-83237311 83237312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