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来袭血压不稳,吃降压药为何无效? 医生提醒:切勿病急“多投医”!
2023-03-18 13:42:00

这几天,南京人狠狠体验了一把“倒春寒”。“我这几天血压总是控制不住,早上180,下午就能变成90多,之前去了两家医院了,每个医生开的药都按时吃,为什么还是没有用?”52岁的市民张先生因为降温导致血压异常来到南京市中医院就诊,这已经是他看的第三家医院。医生了解情况后却发现,他服用的降压药没有问题,却因为药吃“重”了,结果适得其反。

“他第一次看医生的时候,医生给他开了缬沙坦,后来他又去了一家医院,医生给他开了氯沙坦,这两种药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他不知道这两种药作用相似,选其中一种吃就可以了。”南京市中医院老年科骆天炯主任中医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段时间,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容易加重或复发,相关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但有一个更明显的现象是,老年病人少了,四五十岁年龄段的病人却在增加。

“其实老年人越到这个时候,越会注意保护自己不受寒凉侵袭。反而是50岁左右的人,可能觉得自己还没老,身体状态好,可以抵御这种突如其来的降温,结果却‘中招’了。但又病急乱投医,买了很多药,吃了很多药,还是对这些疾病缺乏基础的了解。”骆天炯主任还提醒,一般来说,无论是什么疾病,患者每天服用的药物尽量不要超过5种,因为超过5种,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率会大大增加。但如果有些老年人确实慢性病较多,一定要在药师的指导下按需吃药,避免药物副反应的叠加或冲突。

“倒春寒”期间多种疾病高发,除了注意保暖、合理饮食、加强营养之外,骆天炯主任表示,还要记得回暖之后再“捂”几天,让机体各个器官有个适应的过程。同时,运动也不要操之过急,可以先选择慢跑、太极等运动量不大的运动,谨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延申阅读

春季来临,也不要忽视情志病

“早上好呀,一位美女医生带着一群美女学生,真好。”17日,58多岁的刘女士来到骆天炯主任的门诊上,她见陌生人的第一面,好像就在刻意展现一种乐观的情绪。她告诉医生,自己最近失眠、心慌比较明显,想看看为什么。而经过进一步问诊得知,刘女士曾在脑科医院做过量表评估,有明显的抑郁倾向。“我这么阳光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是抑郁症呢?”“我老公做饭可好吃了,你们有机会来我家吃饭”……在她和医生短暂的交流中,这些“奇怪”的话语,似乎是在用装出来的热情“隐瞒”着病情。

在中医理论中,刘女士的症状属于情志病范畴。它包括情绪、心境、意志等多个方面。“春天和秋天,情志病确实好发,它是心理活动对健康的影响。”骆天炯解释,春季在五行当中属木,木跟肝相对应,而肝主情志、主疏泄。“疏泄功能正常,人就会心情愉悦。反之,则抑郁、多愁善感,出现心烦易怒、焦虑失眠的现象。”

那我们应该如何尽量减轻或者避免病情的发生?骆天炯提醒,顺应天气变化,即使增减衣物很重要。“肝胆相表里,肝气不舒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胆,所以要同时调理。春天阳气生发,胆主生阳,敲敲胆经,阳气得到生发,开春就会有好状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