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楷模周恩来 践行嘱托再出发” 277份老报纸再现周恩来光辉足迹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3-05 22:40:41

一品梅开,九州春来。当春风拂过江淮平原,我们迎来了伟人周恩来诞辰125周年的特殊日子。3月5日,“学习楷模周恩来  践行嘱托再出发——老报纸里的光辉足迹展”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隆重开展。

本次展览由江苏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指导,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共同主办,周恩来纪念馆与扬子晚报承办。扬子晚报旗下紫牛新闻、扬眼直播、少年志等融媒平台现场直播,参与者数百万。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姚晓东,周恩来秘书纪东,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佐书,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杨明伟,周恩来侄外孙沈清,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部某部主任张晓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清华大学海外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封长虹,周恩来特型演员、“德艺双馨”艺术家刘劲,江苏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邵建东,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执行会长张亚青,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高级专家颜红,淮安市政协主席戚寿余,中共淮安区委书记颜复等领导、嘉宾出席。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刘震生主持活动。

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按下展览启动棒。

277份老报纸再现光辉足迹

此次展览的277份老报纸均由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常务理事、红色书报刊收藏者朱军华提供,包含《大公报》、《时报》、《解放军报》、《新华日报》、(华中版)《人民军队》等老报纸,再现周恩来同志为革命、为国家、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事迹。展览分为探索真理、统战典范、开国总理、外交风采、人民公仆等五个部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光辉历史,展示了周恩来在政治、军事、统战、外交、经济、文教、科技等方面的光辉事迹和丰功伟绩,再现了周恩来总理超凡的人格魅力和迷人风采。

开幕式后,朱军华现场导览老报纸展。3月5日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正式发表60周年,朱军华指着1963年3月5日的《辽宁日报》介绍,那张泛黄的老报纸刊登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为雷锋的题词。旁边灯箱中还有周恩来第二次题词,内容为“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这时周恩来的扮演者刘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现场朗读了这段题词,赢得阵阵掌声。

淮安市政协主席戚寿余:

家乡人民践行嘱托再出发

展览运用灯箱和实物相辅而展,设计新颖,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这次展览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了解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了解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深入学习和弘扬“六个杰出楷模”精神风范,更好地凝聚淮安全市人民和海内外的力量,共同推动周总理家乡的发展。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为动力,把传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作为塑造城市特质、教育干部群众的精神富矿,作为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载体。当前,淮安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沿着大会擘画的宏伟蓝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矢志跨越赶超、追逐复兴梦想的实际行动,着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在淮安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展示淮安“象征意义”,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淮安篇章”。

江苏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邵建东:

老报纸展由小见大别开生面

老报纸里的光辉足迹展,是一次把党史国史、新闻史和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有机结合的很有意义的活动,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周总理伟大的一生,由小见大,别开生面,令人很受启发,深感振奋。

邵建东表示,与《新华日报》一样,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也是周恩来总理在1959年4月亲自倡导和培育起来的。这是一项富有统一战线特点的工作,也是人民政协各级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与重要作用,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江苏的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已经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此次展览的主题是“学习楷模周恩来,践行嘱托再出发”,我们将由此再度出发、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高级专家颜红:

“金融为民”助力大美江苏建设

流淌着红色金融血脉的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永葆“金融为民”的初心,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目前已有超过2万亿元信贷资金源源不断流向江苏大地,为大美江苏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工行智慧和工行能量。

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新时代十年来,淮安人民牢记嘱托,努力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在此进程中,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功效,不断优化政策、创新服务,不遗余力支持当地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未来,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将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焕发“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不负嘱托、不负期盼,为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而努力奋斗!

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

赓续红色血脉扛起使命担当

周恩来作为《新华日报》的主要创始人,1938年到1946年,在烽火连天风雨如晦的岁月中,领导新华报人向万恶的日寇侵略暴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宣战。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全国性政治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八路军、新四军”之外的另一方面军。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5周年,也是新华日报创刊85周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报纸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者。3月5日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出的老报纸都是珍贵的留存,有些平时更是难得一见,在这些珍贵的老报纸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往昔峥嵘岁月,更能汲取赓续红色血脉、扛起使命担当的激情。

开幕式前,与会领导集体向周恩来汉白玉雕像敬献鲜花。

朱军华向江苏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捐赠“江苏省政协成立”消息的1955年4月《新华日报》2份。

朱军华向周恩来纪念馆捐赠刊登“政务院成立”消息的1949年10月23日《长江日报》1份。

朱军华向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捐赠刊登“中国工商银行明年元旦成立”消息的1983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1份。

朱军华向淮安市新安小学捐赠刊登“新安旅行团”消息的1936年5月4日《新儿童报》1份。

新安小学少先队员代表为周恩来特型演员刘劲佩戴红领巾。

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一楼展馆,观展市民络绎不绝,有淮安本地市民、学生,也有省内游客,还有来自浙江、沈阳、北京的游客。沈阳游客刘强在参观完展览时说,自从退休后,他每年3月5日都来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每年都有不同的感受,今年尤为特别,从这些老报纸报道内容中,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周总理光辉而又伟大的一生。

展厅前寒梅吐芳海棠待放,络绎不绝的人群,带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深情缅怀来到这里,告慰伟人:这盛世如您所愿,未来的道路我们将继续勇毅前行。

总策划:王文坚  赵成君

统   筹:徐美娟

报道组:施新亚 朱鼎兆

视频组:宋  峤  戎毅晔 赵雨晨  陈金刚

直播组:张  忠  李雪琪  杨泽华  张思伟 熊越

实习生:吴伟龙  张祖城

校对: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