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孙子兵法》的头号粉丝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1-31 15:13:00

最近,因为一部影视剧,《孙子兵法》火了,某网站上,该书出货量猛增27倍,而另一网站该书竟卖至脱销。

仿佛短短的七天假期,很多人就成了《孙子兵法》的粉丝。

《孙子兵法》确实是本好书,唐太宗李世民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长居金陵的明代文人茅元仪也说:自古谈兵者,必首《孙武子》。

又说: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什么意思呢?

先秦兵书有“六家”,除《孙子》外,另有《吴子》、《司马法》、《六韬》、《三略》、《尉缭子》。其中《司马法》、《六韬》、《三略》,成书于《孙子》之前,《孙子兵法》已尽取其精华。《吴子》、《尉缭子》在《孙子》之后,它们都受到《孙子兵法》的影响,而不能完全另立新说。

这委实是内行人的评价。要知道,茅元仪对军事的热情非同一般,他不光设计制造过战车和大炮,在南京他还遍览历代兵书,最终编著了军事巨著《武备志》。

《孙子兵法》是一部旷世奇作。该书创作的年代、作者,历来有争议。依据《吴越春秋》,该书应于公元前518年左右成书。据该书记载:

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5年发动宫廷政变,刺杀了堂兄弟吴王僚,取而代之。此时吴王僚的两个同母弟向楚国投降,吴王僚之子庆忌也流亡在外。为稳固政权,阖闾急欲伐楚以绝隐患。伍子胥、白喜都愿意去攻打楚国,但这两人和楚国有有深仇大恨,阖闾担心他们意气用事,思虑再三,深感无人可用。这时候,伍子胥便在一个早晨七次推荐孙子,“非孙武之将,而谁能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战者乎”?

伍子胥于公元前522年流亡吴国,孙武最迟不晚于公元前518年入吴,想必此时两人都熟悉了,伍子胥佩服孙武的才智,这才有所引荐。

而阖闾见到孙武后,孙武“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连连叫好。之后,阖闾便用宫娥来试试效果,便有了“斩姬拜将”的故事,最终阖闾被孙武折服,拜他为将。

《吴越春秋》中提到这件事,用了“每陈一篇”四个字,可见当时《孙子兵法》至少是写了一部分甚至是写完了的。

《孙子兵法》流传后世,受到历代兵家的重视,可以说粉丝无数。而其中又以曹操最为用心,可以称之为孙武的头号粉丝。

曹操为《孙子兵法》做注解当在公元198年擒杀吕布之后。《汉书·艺文志》说,《孙子兵法》有82篇,但曹操只注解了13篇。为何会少这么多?或许是曹操主动挑选的,也或许是当时因战乱等原因,《孙子兵法》只存世13篇。不管怎么说,曹操之后,便只有《孙子兵法》十三篇行世。

曹操研究、注解《孙子兵法》,他还能活用《孙子兵法》。

曹操一生,军功无数。他起兵后,扫除青、冀、兖三州黄巾军,安定东方;消灭叛逆称帝的淮南袁术;打败袁绍于官渡;平定青、冀、幽、并四州;远征塞北三郡;南下荆州;安定西方。

他能取得如此成功,多少都和《孙子兵法》有关。

比如他将汉献帝迁都至许昌,被人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这么做,也让他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这是其他乱世枭雄所不具备的优势。《孙子兵法》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曹操做到了。

再如我们都熟知的一个故事,曹操马踏麦田,有《军令》说 :“士卒无 败麦,犯者死。”曹操为严肃军纪,自拔佩剑,割发以代斩首之刑。这就是《孙子兵法》中的“赏罚分明”。

再如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火攻袁绍,将其打败,又在下邳,决泗水、沂水灌城,生擒吕布。这都是对《孙子兵法》中水火助攻的活学活用。

对于曹操用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这是很中肯的评价。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