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主动退学费? 当心!诈骗又现新套路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2022-12-07 15:05:22

近期,我市发生多起“清退学费”类骗术。诈骗分子冒充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以退费为由骗取钱款,不少受害人原以为可以挽回些损失,不料却落入骗子精心设计的圈套中。日前,我市警方发布案件详情,呼吁市民警惕该类退费诈骗陷阱。

男子遭遇诈骗“局中局”

家住邗江区的张先生为了提升自己,在网络上找到一家与自己工作内容相匹配的培训机构,每天准时在网络平台上听课学习。没想到,今年10月份培训机构解散了,学习平台也停止了服务,张先生退费无门,只好自认倒霉。

突然,张先生被邀请进入“培训机构售后服务中心”的QQ群,有个昵称为“回款专员”的网友在群里称,扫二维码可以按比例退回培训费用。

张先生扫码下载了一款App。对方告诉他,根据公司要求,要先在平台上预存金额,之后平台返利,通过多次预存再提现的方式最后可退还全部费用。张先生听信了对方的话,结果不仅学费没有退回来,还累计又损失10余万元。

据张先生回忆,自己第一次按照对方的要求,先预存了1000元,平台退还其1200元,小额返利让其消除了顾虑。第二次,张先生继续预存9000元,提现时却提示账户被冻结,回款员称要提现得继续转账,需要对冲预存18000元,张先生汇入18000元。转账成功后,对方又以订单超时为由要求继续“对冲”转账,张先生急于拿回之前预存的钱,又往对方账户转账26997元,充值成功后张先生再次申请提现,可平台仍显示“操作异常”。

此时,张先生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便告知对方,自己父母已先去派出所报警了。骗子却称,再预存5万元,之前的钱就都可以退回到张先生的银行卡里。结果,张先生又去贷款平台借了5万,鬼使神差地给对方转过去了,结局依然是提现失败。最终,张先生恍然大悟,连忙报警。

民警表示,张先生遭遇的是“清退学费”新骗局。诈骗分子自制平台,获取潜在目标人群,增加诈骗成功率;吸引到目标人群后,诈骗分子营造出正常经营业务的假象,随即关掉平台,失去联系,以此诱导受害人寻找退款途径;到了关键时刻,诈骗分子以平台退费为由,主动联系培训学员,诱导下载涉诈App,前期小额返利,随后以操作错误、账户冻结、交解冻金等理由不断诱导受害人转账。

“本想着能退费挽回些经济损失的,没想到又被骗了10多万元。”张先生很懊恼。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处理中。

多次转账后想提现遭拒绝

“近期‘清退学费’骗术屡见不鲜,受骗人群往往是中青年。”扬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介绍,在此类骗局中,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家长或者参与培训人员对培训课程的关注,特别是有培训机构倒闭、费用没有退,又急于挽回损失的心理,一步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

此外,记者还从高邮警方了解到,当地市民也遭遇了同样的骗术。近日,高邮市民吴女士收到一则短信,称其之前交纳的学费现在开始清退了,过时将视为放弃,搜索QQ群号进行办理。吴女士想起之前曾在网上花费1225元购买的网课,如今客服主动要退费,觉得是个好机会。

吴女士按照短信上给的QQ群号加入了群聊。群主称如果想要把网课费用退掉,就要先下载一个App,按照指定的操作步骤逐一完成后,才能获得退费。吴女士按照对方所说的一步一步操作完后,找到群主索要网课费,但是对方称吴女士操作有误,导致账户冻结,需要转钱到指定账户解除冻结,等到解除冻结后,这些钱会原路退回给吴女士。她深信不疑,随即按照对方指示连续转了3笔钱,共计11.1328万元。“对方以各种理由拒绝提现,并要求我继续转账。”吴女士察觉不对劲,立即向高邮市公安局蝶园派出所报警。

警方提醒

接到退费电话要保持警惕

针对这类“清退学费”的骗局,警方提醒,遇到有人主动提出退费,一定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务必联系官方客服进行验证。不要加入陌生群聊,不要点击陌生链接,更不要输入身份信息、验证码等,不要相信任何理由的转账要求,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正规退费流程一般都会以原路返还的形式退还到交费账户,凡是要求先交钱再退款的“客服”都是骗子。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