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世外桃源人人爱。但此桃源非彼桃源。此桃源位于江苏省的最南端,南大门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
桃源镇的名头出自于元末明初一位叫戴敬本的隐士。他曾官至兵部侍郎,后在桃源这个地方弃官归隐,他在一座石桥上题了副对联:“问津桃花何处去,为有源头活水来”,桃源镇就此定名。
桃源镇再往南,就是滚滚流淌了2500年的大运河,刚竣工的“太师”大桥横跨其上,连接两省。这头是江,那头是浙,古时是两国,吴与越。驾车从桥上过,五分钟就到了浙江的乌镇。
曾经的桃源,因为偏远,招不来凤凰引不来资,在这个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属于最贫穷的乡镇。可现如今年轻一代的领导人,他们格局大,视野宽,跳出吴江看桃源,那么桃源正好处于长三角、沪苏杭1小时经济圈的中心,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反而显得得天独厚。
投资纷至沓来,桃源森林国际旅游度假区2019年应运而生。今秋金桂飘香时节,我们前往桃源参观,第一站就去了这个离太师桥仅100米的桃源森林国际旅游度假区第一期。
高大的香樟、水杉树间,新铺就的石板小道引我们前行,扑面而来的是树叶、青草的芬芳气息。鸟儿啾啾,微风习习,青草漫坡下,蜿蜒的小河缓缓流淌。水面如镜,倒映着蓝天下不断变幻着的白云。真是个放松心情,贴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桃源森林国际旅游度假区有着无比宏大的规划:在这个千年运河与太湖碧波勾勒出的最美黄金弯道内,将规划出1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打造一座包含“流水、森林、群岛、负氧、温泉”等多样生态的旅游度假胜地,吸引周边江浙沪各大都市人群及外国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据说总投资有200亿元,可提供几万人的就业岗位。它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重点工程,更是2021年苏州市的重点文旅项目。
穿过外国名家设计师的作品“小镇客厅”,我们的面前居然是一片水稻田,即将成熟的水稻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灿灿地亮得晃眼。它们全都昂首挺胸,高抬着颗粒饱满的头颅。插过队的同伴告诉我,从未见过长势如此好的水稻。这是旅游区率先打造的多元度假体验:亲子学习农场。
第一期的高端民宿群和精品度假酒店正在施工中。
远处森林的一大块空地上,一群人正在搭台,白色的玫瑰和纱幔堆放路旁,人们正在准备着下午的露天婚礼。更远处,星星点点的家庭户外帐篷散落其间。
让我惊奇的是,这里覆盖了5万亩森林,江南水网地区,寸土寸金,是种水稻的良田,这里没有山脉,哪来的森林?陪同我们参观的当地一位老同志向我们介绍:这全是村民们自发栽种的。
这里是桃源镇前窑村,从前穷啊,村民们只是在房前屋后栽种些树木,后来发现卖树比卖稻米值钱,家家户户就开始栽树。那时以粮为纲,生产队砍,村民种,反反复复,直到了改革开放,政府开始支持村民植树,前窑村才带动周边村庄,形成了苗木花卉特色经济。他们抓住了城市建设的大发展,把苗木卖到了全国各大城市。家乡的地种满了,就在全国各地种苗木。几十年下来,100多户的前窑村就出了30多户亿元家庭。真是令人咋舌。
这真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村民们几十年的耕耘,造就了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长三角绝无仅有的森林流水地貌,引来了无数金凤凰栖息。
2021年底,桃源森林国际旅游度假区在北京正式揭幕,并向全球发出邀约。有一句广告词给我颇深的印象:“桃源,是一场5000年的中国梦幻,是中国人永远追寻的精神故乡。”
不远的将来,陶渊明笔下那梦幻的世外桃源,一定会在桃园镇成为现实,我相信。
作者:傅晓红
来源: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