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啊,去石臼湖看草海去!”十一前就有不少朋友邀约记者去南京市溧水区石臼湖沿岸的网红打卡地“龙猫草海”玩耍,说起来是草海,实际上是石臼湖湖底的水草在枯水期形成的一种类似草原的风景,现在不是石臼湖的丰水期吗,也能看到草海?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决定在十一假期去实地一探究竟。
10月3日上午,记者从南京市区驱车来到位于石臼湖旁的溧水区张许村,在距离石臼湖大坝还有50米的地方,就看到有不少游客,穿过一条小巷,干涸的湖面豁然出现在记者眼前,草海在石臼湖汛期再次出现,从湖边的缓坡步入滩涂,低的草已然没过脚背,高的已经长到膝盖位置,旁边的一座石桥,桥墩完全露出,从上面的水痕来看,此前水面应该在桥墩一半的地方,有很多游客在滩涂上露营、拍照、游玩。
附近村民张师傅告诉记者,以往九十月份水位还很高,根本看不到湖底这些水草,草海一般出现在春天,那时草长得最高最茂密,一般5月开始,水会慢慢上涨,草海就被淹没,今年提前这么多确实很奇怪。
记者查询江苏水情信息发现,10月3日8时,石臼湖蛇山闸水位为4.93米,较常年同期偏低3米多,创历史同期新低。向草海深处走去,堤坝与水面之间,有一片一两百米长的滩涂裸露,烈日暴晒下,有些地方出现龟裂。
石臼湖为何汛期反枯?这个问题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记者找到了南京市溧水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情况,“石臼湖水位主要受长江和皖南山区来水影响丰枯交替,每年汛期,降雨多,来水量大,水位高,非汛期降雨量少,水位低。”溧水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屏告诉记者,今年进入汛期后,持续高温的天气加上降水量严重偏少,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了近五成,长江南京站水位创历史同期新低,受长江上游来水减少影响,石臼湖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现象,根据他们往年的观测,在这个季节石臼湖常年平均水位应该在8.1米左右,今年和常年同期相比偏低3米多,所以草海的风景才会反季出现。
草海风景固然很美,可是这种“汛期反枯”的现象会不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马上水稻要成熟了,也准备开始秋播了。”张许村附近的农民告诉记者干旱缺水给他们种地带来了影响。王屏对记者说,由于今年比较干旱,他们还要从石臼湖翻水保障周边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但是汛期水位偏低,还是会对农业生产有影响,他们也在积极通过其他方式抗旱,保障农业用水需求。
“龙猫草海”反季再现,其实是长江流域旱情发展的一个缩影,不仅仅是在石臼湖,在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洞庭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汛期反枯”现象,记者希望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持续关注旱情,助力抗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信智
视频摄制:朱信智 吴伟龙(实习)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