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好习惯为啥这么难? 名师支招:从培养“微习惯”开始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9-29 14:42:00

近日,有家长来咨询:“我们父母也知道培养孩子习惯的重要,无论怎样忙,妈妈或爸爸总有一人陪伴着孩子。可一年了,孩子依旧拖拉作业、爱吃零食、喜欢看电视,批评之后,孩子也能收敛一两天,但一旦放松要求,又会变得像以前一样。培养孩子的习惯为什么这么难呢?”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不妨来听听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江浦实验小学夏光清老师的看法。

为啥培养好习惯这么难?

可能是家庭教育理念不一致、期待过高……

“家长为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付出很多很多,为什么始终不能如父母所愿呢?”夏光清老师表示,一是家里不止一个人在教育孩子。家庭成员之间的教养理念、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往往不一致,祖父母和父母的教育不一致,爸爸和妈妈的要求不一致,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因“钻空子”而变成“两面人”;二是把习惯培养当成了口头说教,忽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其实,孩子每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需要学习的技能,为习惯的培养提供支持。如孩子缺乏耐性,想要什么就必须立马得到,不然就撒泼打滚,这样的孩子就需要训练“等待”这一技能,而不是嘴巴上说说而已;三是期待孩子做到完美,而不是“小步前行,及时反馈,形成正向感觉”。有时不是孩子不想做,而是能力达不到,这样导致亲子间弄得鸡飞狗跳,反而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四是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对坚持的坚持。每天完成一点儿事,积累起来就形成了一辈子的固定习惯。如果这一过程涌入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最该有的“坚持”却总是因大人的“忙”而断断续续,习惯是培养不了的。“可见,我们总是急于责怪孩子没有养成好习惯,抱怨孩子抵触的情绪依旧那么强,却没有意识到是家庭的教育策略出了问题。”

名师支招:

培养好习惯从培养“微小习惯”开始

习惯是不断重复的行为,这种不断的重复叠加起来,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而然,要么一辈子受益无限,要么一辈子贻害无穷。那么,有没有一种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妙方呢?夏光清老师透露,还真有!那就是“微小习惯”的培养。什么是“微习惯”?微习惯就像用手挠头发一样,随时可做且毫不费力就能完成的小目标,即使事情多、压力大、身体累,孩子也能轻而易举达成的小目标。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主动积极的行为,但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去完成它。当然,微习惯的培养也是有一套流程与技巧的。一是选择适合孩子能力的微习惯,父母想培养孩子什么习惯,就把孩子要养成的该习惯列成一张可以供日常打卡的清单,如读书5分钟、练字4个、跳绳5个、写一句话日记等。这样的目标小到孩子没有任何抵触心理,不会给孩子造成任何身体、心理负担。当然,微习惯的养成一般同时不超过3个,总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一个微小的行动,才会开启孩子生命真正的改变。

二是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人们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却不愿意付出时间去健身,因为还没有触及到人的内心价值点。孩子每天读书5分钟,目的是以书为伴。这才是培养读书这一习惯的内在价值所在。

三是将习惯培养纳入生活的日程。培养习惯有“时间”方式和“行为”方式两种,无论哪种,可以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和行为去完成,无需机械执行。如早晨来不及读书5分钟,那就睡觉前补读,孩子觉得舒服就行,但不可随意中断。因此,每天睡觉前,要求孩子问一问自己:这么简单的事,我做到了吗?

四是以回报机制提升孩子成就感。孩子完成任务,一定要建立回报机制,如奖励自己吃一个苹果、休息10分钟等,有愉悦的心情才有动力去执行。当然,这样的奖励不一定是好吃好喝的,有时得到家人的夸赞、习作发表等,都是比较正向的回报关联。

五是用打卡的方式追踪完成情况。微习惯小到不可思议,简单到不会失败,唯一能打败它的是“遗忘”。因此,父母要把任务清单写出来或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每天坚持复盘,特别是流行的“打卡”,哪怕只是在后面打个“√”,会让孩子更容易记住。

六是微量开始,逐步拓展舒适区。微习惯不是为了缩小目标,而是通过微习惯的逐步建立,强化孩子的意志力。从最小的量开始,鼓励孩子超额完成,上不封顶。如跳绳不是真的每天只跳5下,而是至少跳5下,从而建立一种正向的循环。

七是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不要看不起微目标,更不要好高骛远地急于设定更高的目标,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坚持目标上。也就是说,每天练4个字就是4个,不要增加到10个,打卡表上可以写“4+6个”,“4”是必须坚守的底线要求,增加多少,只可鼓励,不可强求。每天微目标的培养,会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自信,行为也愿意与大脑协作,而不再一味抗拒。

八是日常留意孩子习惯养成标志。如孩子对于练字没有抵触情绪了,孩子读的书越来越多了,非常认同“我喜欢读书,是个小书虫”这样的身份;原来不能坚持的跳绳、在家晨读已经成了习惯,不再情绪化去做这件事了。恭喜你,孩子离自觉自控不远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