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是本能反应!”地震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冲向孩子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2-09-06 09:52:52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廷飞 侯颗 黄秋霞报道 四川雅安一幼儿园160多名孩子仅用一分多钟就全部撤离,四川自贡一学校几分钟内有序疏散4000余名师生,四川乐山一小学地震预警期全部疏散,云南两位老师轮流背抱行动不便学生撤离……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多地震感强烈。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及地区幼儿园、学校迅速转移学生的视频被网友转发、点赞:“出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学生,这才是真正的人民教师!”“一看就是本能反应。”“能这么有序迅速组织撤离,平时肯定训练有素。”

地震后第一反应是冲向教室,这些“逆行者”危急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安危

地震发生的时候,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安特国际幼儿园的孩子们刚刚进入午睡时间。幼儿园执行园长韩越和其他老师像往常一样,正在轮班吃饭,收拾孩子们刚用过的物品。

突然,一阵剧烈的震动打破了午休的宁静。“是地震了!”老师们来不及多想,放下手里的物品,第一时间冲进教室组织孩子转移。有的小朋友还睡眼惺忪,老师干脆一把抱了起来,还有的老师一左一右抱着两个孩子。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孩子们有序地从楼梯上走下来,很快跟随老师走到空旷地带。

“我们幼儿园是3层,共有165个孩子,地震发生后1分多钟的时间里就被成功转移。”韩越说,在转移过程中,不仅有教师参与,在厨房工作的阿姨也自发加入转移孩子行动。“有些孩子情绪不太好,我们老师在后面还及时进行了心理疏导。没有人在地震中受伤,孩子都已经被家长接走了。”

9月5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幼儿园老师组织幼儿有序疏散到操场,并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新华社发

孩子们正在睡觉,突然画面摇晃,震波袭来。刚要吃午饭的老师们纷纷扔掉饭碗,抱起熟睡的孩子们跑向屋外……这是四川省峨眉山市苗苗幼儿园里发生的一幕。通过网络视频可以看到,老师们感到地震后,迅速冲向休息室,拉起午睡的孩子们就往操场上跑。几名老师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操场和休息室之间,遇到恐慌的孩子还及时安慰。

据幼儿园罗园长介绍,视频中的孩子都是小班,刚刚上幼儿园,有时候中午还会哭闹。有些孩子刚刚睡着,地震就来了。“仅用了1分40秒,便将全幼儿园的400余名孩子带至安全区域。”

“刚刚将孩子们哄睡准备轮班吃饭,突然就感觉到整栋楼在晃。”今年29岁的屈老师在该幼儿园负责的大部分都是3至4岁的孩子。当时班里有孩子感觉到晃动被惊醒,她喊着“别怕!老师会保护你!”安抚情绪后一把将他们抱起,送至操场外。

屈老师回忆,教学楼有好几层,当时他们先转移的是一楼的孩子,之后是二楼。“我和另外几位老师挨个床铺进行检查,发现有孩子就立刻连背带抱送出去。一些老师负责在操场接引,接过孩子赶快放在安全地带,再跑回来接下一个。”当时她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送出去20多个孩子,其他几位20岁出头的女老师,面对体重30多斤的孩子,两只胳膊一边夹起一个就跑。

“之后我们又返回楼内,一遍又一遍检查是否还有孩子,直到找遍每个角落,确定孩子们都安全了,我们才松了一口气,然后突然觉得腰酸腿疼。”屈老师说。如今,孩子们已被安全送到家长手中,第二天将如期开学。

临危不乱源于日常演练,“教科书式”避险背后是对生命至上的坚守

地震发生时,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派到泸定县的对口帮扶老师王洋洋正在泸定中学教师宿舍里午休。其匆忙从三楼跑到操场发现,学校里的200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已经在操场上排成队集合,而几分钟前他们才在食堂吃完午饭、准备午休。

地震时的临危不乱,离不开日常演练。

据介绍,当地很多学校都会定期举行抗震演练,而且各个学校都会有应急预案。拿泸定中学来说,高中部的教学楼共有五层,宿舍、食堂和教学楼都是围着操场建造,利于紧急疏散,师生们也在数不清的抗震应急演习中熟悉了逃生步骤,“警报一响起,就把书本牢牢摁在头顶。楼层较高的孩子会迅速地躲进附近桌子的角落里避险,待警报声变化后,分批从教室里出来,按照就近原则从疏散通道往操场撤离。”

9月5日,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余坪小学老师迅速组织学生从教学楼有序撤离到楼下操场。(视频截图)

科技助力下,提前接收的地震预警信号也为地震避险赢得宝贵时间。以芦山中学为例,记者了解到,该中学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重建,2011年迁入新校舍,不仅建筑物的抗震强度高,而且学校在迁入时和周边单位、社区一样,启用了接入中国地震预警网的地震预警系统。“我们已经建立了2246个地震监测站点,比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增加了43倍,在全国率先建成地震预警网并对外服务,4.5级以上的地震能在5到15秒内发出预警。”四川省有关负责人表示,地震预警网建设由地震部门主导,铁塔、电信、减灾所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现在有了倒计时预警,群众能提前知道,心里就不慌乱了,效果非常好。”

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对于学校应急避险也同样重要。以雅安市为例,当地政府强调将防震减灾科普纳入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题教育计划和地震应急预案,把防震减灾教育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各环节中。近两年,该市在中小学内开展“地震逃生训练营”“儿童平安生存训练营”等活动,打造“学生防震体验室”,推广“防震减灾手势操”;市防震减灾服务中心通过游戏、健身操的形式普及防震知识,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