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首席教授王威琪逝世:被后辈称为“老爸”,常坐小板凳给学生上课
2022-08-28 14:41:15

上观新闻消息,著名生物医学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威琪,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8月26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

王威琪在国内率先开展血流检测研究,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磁血液流量计”,研制了六十单元B型超声诊断仪,提出了采用独立的双超声束多普勒效应定量测定血流速度方法,在超声诊断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卓越贡献。1999年,王威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扎根复旦60余载,推动学科建设】

1956年,由复旦大学物理系打造的我国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研制成功。那一年,怀着对理工科学习的强烈兴趣,17岁的王威琪考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五年制本科)。

1961年,毕业后的王威琪选择留校工作,从此致力于医学超声和医学电子学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先生只要一工作就精神饱满,一点都不像80多岁的人,他思维敏捷,我们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的问题,他能反应过来。”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迟楠说,她上一次见到先生是今年六月,当时学院正召开人才引进会议,作为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先生对每位参加面试的候选人做了提问。

长期以来,王威琪聚焦学科前沿,引领国内信息学科的发展。“先生对信息学科的发展方向把握得非常准确。2010年的时候,他就说我们要发展智能通信。”迟楠介绍,早在人工智能尚未兴起之时,王威琪就看到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在他的引领下,学院不少教师都加入到了人工智能与通信结合的相关领域;学院还成立了智能科学工科实验班、技科实验班,努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打造学科优势。

【高瞻远瞩,推动学科融合创新】

今天被学界看重的学科交叉融合,早在上世纪80年代,王威琪就已经身体力行。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运用物理学和数学知识,提出采用独立的双超声束多普勒效应定量测定血流速度,提高了血流测量的准确性,该成果在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先生从复旦物理系毕业后,又到电子工程系做电子,然后把电子和医学相结合,成为医学电子学领域专家。他自己学术发展的轨道就是一条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王威琪的学生、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说。

作为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威琪带领研究团队,联合复旦航空航天系、基础医学院、高分子系等,在生物力学、数字医疗、生物医用材料等学科交叉领域合作发力,推动复旦学科融合创新。

1988年至2000年间,为进一步推动学科融合、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超声人才,王威琪受邀为上海多家三甲医院选派的研究生讲授超声医学工程基础课,这一课程被誉为“黄浦声校”。

“王老师讲的内容深入浅出,把复杂的工科知识用容易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主任常才是“黄浦声校”的学员之一。王威琪的课对他的临床工作帮助很大,常才在1992年上完培训课之后,又在此后三四年间持续旁听了王威琪的研究生课程。

【学生坐大沙发听课,院士坐小板凳上课】

8月26日晚,华山医院院长毛颖赶去见了王威琪最后一面。“当我遇到学术上的困难时,他会像对待家人一样听我倾诉。每次和他谈完,都感觉如沐春风。”毛颖说,多年的深厚情谊让他已习惯称呼王威琪为“老爸”。

平易近人、和蔼乐观,是晚辈们对王威琪先生的一致评价。对待年轻人,这位卓有成就的学术大家总是不遗余力地创造机会、提携后辈。

汪源源回忆,在自己读博士时,王威琪为了鼓励他开展更前沿的学术工作,就带他去见苏步青老校长。“让我直观地、近距离接触和领略科学家追求科学、追求卓越的风采,这对当时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来说,备受鼓舞。”

“校内外生物医学工程界的年轻一辈很多都得到过先生的指导。”王威琪的学生之一、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副主任邬小玫说,先生在指导她论文写作时,会逐字逐句地看,一改就是好多遍。为了让她得到更好的锻炼,王威琪还推荐她去日本参加生物医学工程交流研讨会,并在出发前反复指导她的PPT内容。“看准方向、抓住机遇;百折不挠、形成特色;虚怀若谷、不断向前。”一张印刻着先生自勉的书签,激励着她不断奋斗。

“学生坐大沙发听课,院士坐小板凳上课。”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翌说,她在医学超声实验室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每学年都见到王威琪在恒隆物理楼的办公室给研究生上课。郭翌说,上王威琪的课是最开心的,他上课风趣幽默,不仅讲超声医学的知识,更多的是通过知识传授做人道理。“每当遇到科研瓶颈时,王老师总说年轻人遇到挫折不要怕,只要有目标,一定会成功。”郭翌说,即使毕业留校后,王威琪也一直关心着她的成长与发展。

去年秋季开学,《你好,复旦新生》的视频里,王威琪院士还神采奕奕地欢迎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复旦新生;今天,依旧是迎新季,只是斯人已逝。

先生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要刻苦学习,要练好身体,要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国家的栋梁。同学们,加油!”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