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不规律、多毛、痤疮、肥胖、卵巢多囊样变甚至不孕,看着诊断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很多女性都犯了难。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让女性变丑,还很大程度上成为其生育路上的“拦路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刘煜教授提醒大家,即便同样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也是不一样的。只有找到个体化的“因”,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付多囊卵巢综合征。另外,现代年轻人熬夜+奶茶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要特别小心“多囊”找上门。
通讯员 聂晶
实习生 曹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摄制 吴伟龙(实习) 朱雨柔(实习)
大咖小传:
刘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芭芭拉糖尿病中心博士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预防学会肥胖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特聘医学专家,江苏省第六期“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江苏省双创团队核心成员,《中华糖尿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
刘煜教授作为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率先构建了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早期筛查和诊断平台,探索肠菌移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相关作用和机制,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研发,获得省、市级新技术引进奖和科技进步奖。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吗?
很多女性发现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从发现自己变丑了开始:身体毛发增多,脖颈、关节等处皮肤逐渐变黑,脸上反反复复长痘痘,体重控制不住地蹭蹭往上长,“大姨妈”也不准时了,次数越来越少甚至闭经了,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失控”,患者往往尝试了很多方法也不见好转,不停奔走于医院的多个科室,最终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刘煜教授介绍,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其发病率高达5%-10%,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近几年的研究已广泛认识到绝大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伴发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许多临床症状,如雄激素水平过高、痤疮、多毛、黑棘皮、生殖异常、代谢紊乱等。但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哪个是“因”,哪个是“果”,还是互为因果?至今仍不明确,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瘦女孩也会得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因人而异,所以医生要依据相关的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判断。不少人认为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其实不然,外表看着体形消瘦的女性,也照样可能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刘煜教授介绍,在门诊也经常遇到一些身形消瘦的患者来看病,她们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只有18-19Kg/m2,但检查后发现胰岛素分泌曲线异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结合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在排除其他原因导致高雄或排卵异常的疾病后,最终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所以说“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只发生在超重或肥胖人群,正常体重甚至消瘦女性中如果存在月经紊乱、多毛、痤疮、黑棘皮等情况,依然要考虑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存在。
那么,日常的妇科B超检查,可以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吗?刘煜教授提醒,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影像上可能“隐形”,B超成像不是确诊的必要条件,“子宫及附件B超没有发现多囊卵巢,并不意味着患者不能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但如果影像检查上有相应的证据,那也可以成为诊断的强有力的证据。”标准化的检查需要做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胰岛素分泌曲线是否正常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血糖异常等情况。性激素水平也是必要的检查,其中包括雄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等;综合这些指标才能协助诊断。
戒掉熬夜,有的患者就自愈了
由于每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年龄、遗传易感性、体质、症状、生育需求等方面各不相同,采取的治疗方式也不一样。刘煜教授举例说对于体形较瘦但雄激素水平偏高的患者,主要通过降低雄激素水平来治疗;而对于临床表现为肥胖、月经失调的患者则是以减重为主。
虽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至今仍不明确,但都是遗传及环境多因素的交互作用,“根据临床经验,生活方式对该病的发病影响很大。”刘煜教授介绍,她曾经接诊过一位IT程序员,因半年没有来“大姨妈”到医院就诊,检查后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刘煜教授详细问诊后发现,这位患者工作原因生活习惯极其不规律,长时间处于日夜颠倒的状态,因此刘煜教授为其制定的治疗方案以改变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为主,首先戒掉熬夜,恢复正常的昼夜节律,经过几个月的调整后,患者体重逐渐下降,月经也渐渐规律起来。
刘教授强调,年轻人应尽量在晚上11点前睡觉,当然,除了改掉晚睡的习惯外,饮食上也需多加注意,应避免过度的营养摄入以及尽少食用各种垃圾食品。刘教授特别提醒年轻女性,现在各种网红奶茶一拨接一拨,“吨吨吨”一饮一大杯,不仅喝下大量的糖,还有塑化剂等各种添加剂,另外还有存在于一次性塑料杯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如双酚A等。南医大逸夫医院就有团队研究表明塑化剂及双酚A进入人体后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引起排卵障碍或胰岛素抵抗的表现,所以年轻女孩喝奶茶尤其要注意适可而止。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要长期管理
生育是许多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面临的难题,所以很多患者会到妇科就诊。刘煜教授介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会出现稀发排卵、无排卵、高雄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等情况,从而影响受孕,可能会出现不孕、受孕成功率降低等情况。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想要提高受孕的几率,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临床症状等方面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口服药物治疗等,经过积极治疗,有30%的不孕患者可以恢复自发排卵,从而达到自然怀孕的目的。
刘煜教授建议,如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没有迫切的生育需求,还是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情复杂,规范的临床治疗特别重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内分泌科现与妇科、运动康复科等科室合作,结合中西医,开展了多科室联合诊疗,针对多囊卵巢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除了常规用药外,更加重视生活方式和营养调节方面的指导,根据患者不同生理阶段、治疗诉求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尽快高效地帮患者恢复正常。
此外,由于患有多卵巢综合征的人群绝大多数存在胰岛素抵抗,甚至在早期筛查中就有糖耐量异常情况,且在后期随访中发现患糖尿病的比率较大,因此在育龄期之后,也需要长期管理,特别关注代谢方面的问题。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