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者江河畅行 失信者处处受限, 长江与大运河两条水系建成“新型安全监管机制”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8-18 16:20:47

扬子晚报网8月18日讯(记者 万凌云  通讯员  刘玉宝 )  8月18日,记者从镇江海事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长江与大运河两条水系新型安全监管机制“镇江实践”,取得初步成效,“四方平台”升级为“河口协同指挥平台”保证了奖惩机制的全面落实。至此,镇江海事治理模式由“条防块治”向“共建共治”转变,基本实现过闸船舶“全过程不违规不违法”,辖区定易洲锚泊船有序锚泊的良性循环。

同期,覆盖长江镇江段、京杭运河江苏全域的船舶信用联合治理格局,正式形成。

镇江是一座“江河交汇”城市,全国唯一。镇江海事局副局长张卫星告诉记者,从扬州的六圩河口到镇江谏壁河口,大运河和长江有17公里的重叠水域。这一水域,历来是监管的痛点、难点,小船众多,大小船交叉相会,安全风险巨大。但这一水域,不仅是水上交通的咽喉,也是江河经济的命脉所系。

早期,针对长江、京杭运河两条水系船舶信用管理“谁来管、怎么管、为谁管”这一课题,镇江海事局设想了“先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水域试行、再推动覆盖长江与京杭运河两条水系、最后向全省水系出经验做法”三步走的总体工作思路。

2020年5月以来,镇江海事局通过与苏北航务管理处、镇江市港航发展中心等5家单位共同签署《京杭运河与长江干线交汇水域内河船舶信用奖惩合作备忘录》,联合开发运行江河交汇水域内河船舶信用管理信息平台。其间,发布实施《关于实施船舶信用级别互认与联合奖惩的通告》等方式,成功实现长江干线与京杭运河交汇水域船舶监管信用互认、执法互助、资源共享。

2021年8月,镇江海事局、苏北航务管理处以《江苏省内河航道船舶过闸信用管理办法》生效实施为重要契机,推动苏南运河船闸管理部门互认互通过闸船舶信用积分数据。随之,信用联合监管范畴扩大到苏南运河过闸船舶,覆盖到了京杭大运河江苏全域。

至此,以共建共治共享共赢为目标的,覆盖长江镇江段、京杭运河江苏全域的船舶信用联合治理格局正式形成。

镇江海事局执法督察处二级主办张雁莎介绍,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长江与大运河两条水系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安全监管机制”成效凸显。

基于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的构建,打破了部门之间、政企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海事治理模式由条防块治向共建共治转变。深化运用信用奖惩和数据共享,推行“海事+船闸+码头”江河一体化协同共管工作模式,自船舶信用级别互认互通实施以来,镇江海事局对苏北航务管理处认定的四星、五星船舶提供优先安排锚位、污染物接收等服务2540艘次;对认定的一星、二星船舶采取限制措施15艘次。

张雁莎说,通过信用联合监管平台实时交互船舶失信行为,联合船闸、码头等单位共同对失信船舶实施限制过闸、限制作业等惩戒措施,着力破解了内河小型船舶“管不住、管不细、管不了”的问题。协同苏北航务管理处将原“四方平台”升级为“河口协同指挥平台”,将过闸船舶信用信息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过闸船舶精准感知和分类分色标识,落实差异化奖惩措施,基本实现过闸船舶“全过程不违规不违法”。

发布现场

据统计,今年以来镇江海事部门认定的“黄名单”有 369 起(其中船舶256起,自然人57起,法人56起);认定“黑名单”有3起(其中船舶1起,自然人2起)。这样,重点船舶的监管,也有了重要抓手。

张卫星表示,下一步,镇江海事局将会同苏北航务管理处等单位,在江河交汇水域加快推进船舶分类分级管理,推广应用“船信码”,实现“卡口管进出、一码管全程”。

同时,不断总结完善、固化经验做法,协同推动从省级层面建立信用管理合作机制,构建覆盖全省域内各条水系的联管共治网络。据此,实现“守信者江河畅行、失信者处处受限”的信用管理联合奖惩格局。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