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苏炳添是苏轼后代上了热搜。被称为中国百米飞人的苏炳添赫然出现在某个苏氏宗祠中,介绍他为苏东坡的第二十九代孙,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兴趣。
有网友表示:苏轼跑步同样厉害,毕竟“竹杖芒鞋轻胜马”……
也有网友对此提出质疑,称“恐怕苏炳添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事儿的人”。
苏炳添是否为苏轼后代?网传的宗祠照片是否靠谱?记者注意到,早在去年10月,就有此类消息传出,但并未找到官方验证。
据红星新闻消息,苏炳添老家广东中山古一村的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苏炳添是否为苏轼后人的说法,“并不知情。”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苏轼研究专家周裕锴表示:
“苏轼后人较多,在现代苏姓人中,肯定有人是他的后代,但要准确判断,比较难。一个现代苏姓人要准确判断自己是不是苏轼后人,是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其中族谱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但不是随便一个族谱都能当真。因为族谱很容易缺失,有的是后代追认上去的。尤其是在比较远的古代,写族谱的人往往是乡里的秀才,就会出现把更遥远的同姓名人拉进族谱。真真假假,需要学者进行一定的对比专业判断,确保其中没有编造、缺失。”
“像苏轼这样的人,他很早就离开家乡眉山,到了北方、中原,又到南方,甚至到了海南岛。他的族谱能否一直延续到现在,或者说,延续到现在的族谱,可靠性有多大,我个人认为是值得怀疑的。”
四川眉山当地人、写“三苏”的作家刘川眉则认为:按照族谱去判断苏炳添是苏轼后人,是可以成立的,但前提是“这个族谱是真实的,准确的、完整的。”
苏东坡与常州有着不解之缘,并终老常州,那么在常州是否有他的后人呢?
据媒体报道,2003年常州文化名人朱炳国偶然发现了《苏氏宗谱》,该宗谱共四册,采用木版印刷,书品完好,在民国戊辰年(1928年)创修,属毅忠堂珍藏版,毅忠是苏洵的谥号。家谱尊苏洵为始祖,由清朝著名文史学家赵翼做序,并有北宋哲宗皇帝诰敕一道,苏洵、苏轼、苏辙像和赞诗以及苏氏家训、苏老泉先生传、元史臣脱脱撰写的东坡公传、领谱字号等。宗谱记载,苏氏是中国远古三皇五帝之一颛顼之后,因分封于苏 (今河南济源西北),故以封地为姓。宗谱显示,苏东坡逝世后,其长子苏迈、三子苏过的后裔定居常州,苏过七世孙耀宗曾把整个家族迁移至常州武进三河口苏家店,清初苏家后人苏灿玉又把家族从三河口迁移到了江阴申港。
东坡公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辛巳,自海南北归乞表致仕而定居常州。未几,卒于常州顾塘桥之孙氏宅(今称藤花旧馆)。翌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壬午闰六月,由长子苏迈字伯达,次子苏迨字仲豫,三子苏过字叔党,扶柩运葬到河南郏县的小峨眉山。尔后,三子遂居于颖昌(今许昌)。至宋高宗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己未八月,因颖昌已陷于金,遂由苏迈次子苏符字仲虎,在往贺金归朝时,将居颖昌之裔带至江南,以归附朝廷。后裔南归后,始居阳羡(宜兴)田庄。此为东坡公在世时所置,以防养老和定居。后因族繁口众,遂又再从宜兴向常州分迁。
在这次向外分迁的族人中,多数都迁居常州,有部分迁向外郡县。自此常州便有东坡公后裔的存在,并形成了东坡公后裔自己的支脉,而称为毗陵(常州)支苏氏。
至元末至正末年,常州支苏氏为避战乱,遂由常州迁徙锡邑。自此无锡始有东坡公后裔的存在,而成为锡邑的世居大族,迁锡后裔系东坡公三子苏过九世孙名乾行字孟德的四个儿子,分别为长子名太原字孟元,迁居洛社曹村至今。次子名太和字仲元,迁居现称杨市的兰溪至今(旧称青城乡)。三子名太三字士原迁居胡埭太湖十八湾处的阳湾至今(旧称富安乡)。该支始迁祖太三墓至今还在。四子名太七字灵安,迁居今称蠡园乡的苏家渚至今(旧称三宝乡)。四兄弟为东坡公十一世孙,叔党公苏过十世孙。
四兄弟迁锡后,遂又形成了四大支脉,后再从此四大支脉中向江南各地乃至长江北面而分迁出部分族人。以至分迁出去的族人在所居之地形成本支的基础后,又再向外分迁,形成江南各地现今东坡公后裔所居之地的格局。
【本文原发“方志江苏”,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