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突破千万规模,充电设施技术创新“路在何方”
2022-08-09 15:45:19

充电服务如何升级?怎么实现车网互动?实现公共充电场站高效运营的关键在何处?保障充电安全的措施有哪些?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汽车3.10亿辆,新能源汽车1001万辆,当新能源汽车进入千万规模后,充电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将要面临哪些“深水区”的问题。8月4日-8月5日,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相聚常州,30多位充电行业头部的专家、企业研发负责人、工程师等齐聚一堂,带来了一场“纯干货”的技术盛宴。

此次大会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星星充电承办,聚焦充电设施领域行业痛点,着眼技术变革,解读充换电领域前沿趋势,共同探索创新发展。

一场纯粹的技术盛宴

大会上,嘉宾们通过主题分享、专题研讨、技术沙龙等多种形式,解读充电领域前沿趋势,共同探索行业创新发展。

会议硕果累累,累计发布了两项技术白皮书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及产业发展报告,直击行业痛点与难点,寻找技术突破,还就下一代传导充电标准制修订、换电及储能应用、绿电交易与计量、节约化运维等重点发展领域进行专题研讨,同时还针对充电设施重要应用场景进行技术分享、交流,以此来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其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专责刘博文带来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的分享,刘博文指出,下一步,分会和标委会将在打造居住区样板工程、推动高速公路充电站建设、成立标准维护组,修订T/CEC 102《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系列标准、绿电交易负荷聚合标准化、充电桩能效标准制定与能效标识研究、充电设备碳足迹计算与零碳示范站、充电服务与电网互动标准预研、充电站状态在线监测及状态维护研究等领域开展具体的相关工作。

而在《公共充电云平台产品技术演进》的演讲中,星星充电高级副总裁王迪表示:整个公共充电的云平台,未来的产品和技术演进方向必须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要深化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AI的应用。同时,要应对好安全性与可扩展性的挑战。最后,是要与电网进行友好互动。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充电运营首席专家李厚志则分享了自己关于充电网络运营创新的实践与思考,并就整个行业发展提出了建议:第一点,整个行业能够共同加强建站规划的布局,同时与电网规划,做到良好匹配。第二点,关注社区充电难题,鼓励私桩用户有序充电与私桩共享。第三点,不断建立车网互动体系,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加快政策的推进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第四个,能够加强整站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减少运营成本与设备更新成本。最后,保障充电安全,共同解决安全隐患。

此外,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金资本等6位嘉宾还围绕议题:“电动汽车进入千万规模后,充电设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哪些关键方向?”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三网融合”与“绿电交易”引关注

除了台上精彩的演讲,台下也是百家争鸣,亮点十足。万帮数字能源董事长、星星充电创始人邵丹薇提出的“三网融合战略”与“绿电交易”引起现场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

“星星充电在能源方面有两大愿景,一是爷爷辈置放的能源资产,孙子辈还能免费用。二是未来社区变成能源互助分享的大同世界。”邵丹薇表示,实现这个愿景的途径则是星星充电“三网融合战略”: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一端能源互联,一端产业互联,最终构建集“充电网,能源网,用户网”于一体的三网融合平台,最终实现建设移动能源网的美好愿景。

据了解,目前,国内绿电行业已发展到3.0阶段,江苏率先推出分布式绿电现货交易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新能源领域转型升级。而星星充电在国内率先实践绿电交易,并拥有完整成熟的光储充系统投运经验。

作为目前业内少有的绿电交易范围覆盖全国,绿电交易品种覆盖广,且具有全国充电场站运营能力的数字能源企业,星星充电正在着力构建分布式绿电现货交易平台,实现余电在满足居民“自建自用”的同时自行销售,促进能源资产循环利用,让新能源车早日用上新能源电,真正实现零碳。

两项技术白皮书权威发布

此次大会,除了技术分享与研讨外,还发布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施工验收工作手册》和《新型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研究报告》技术白皮书。以行业的发展为基础,从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新型能源基础设施的概念定义,即交通为用能的基础设施,以安全、低碳、便捷和经济为目标,通过与城市设施、交通运输、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交通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双向互动,为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提供体系化的解决方案。

白皮书以行业的发展为基础,从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新型能源基础设施的概念定义,以安全、低碳、便捷和经济为目标,通过与城市设施、交通运输、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交通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双向互动,为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提供体系化的解决方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处长周丽波现场解读《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施工验收工作手册》指出,充电设施的标准和技术要求都非常分散,对此,围绕电动汽车充电站,换电站,分散电动设施,白皮书将充换电设施的施工验收业务按照施工前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进行了总结,对充电设施的建设手续、施工要求、验收标准进行了归纳。

而《新型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研究报告》则对七大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了梳理,包括城乡智能的慢充网、超级快充、光储充一体化设施、新一代的换电站、油气氢电的综合能源站、电池智能仓配中心和移动能源的服务设施。这七种能源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协同,和城市规划协同,和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和交通路网进行协同。

大会自创办以来,始终倡导工程师文化,却不止于技术交流,更对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未来,参会的新能源产业链各单位也将继续携手同行,为打破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困境,促进和引领行业技术,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与能源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