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南京)长江低空智联网建设与无人机应用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22-08-09 11:19:13

8月6日上午,江苏海事局、江苏联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苏海事局0603指挥船共同主办“2022中国(南京)长江低空智联网与无人机应用创新高峰论坛”。这是继“2020中国(南京)低空智联网建设与无人机应用创新高峰论坛”、“2022中国(南京)长江低空智联网建设与无人机应用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之后,国内第三次专门研讨低空智联网建设与无人机应用创新的高层次活动,论坛旨在共商长江低空智联网建设大计,共谋低空无人机应用创新发展良策,重点研讨运用低空智联网新技术在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长江辐射区应用取得的经验成果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为内河低空智联网建设与无人机应用创新构建示范作用的体系、标准和规范。

江苏海事局朱汝明局长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时表示,经过近年来创新探索和深入实践,已依托长江低空智联网(试验段)在国内率先形成了先进的海事无人机应用、管理模式,水上安全监管、船舶污染防治、长江大保护、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力支撑江苏海事局打造“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此体系也成功应用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无人机水上应急搜救、生活快递、环保物流等方面。

联通数科首席技术官杨海明代表主办方重点汇报了长江低空智联网(一期)建设方案,阐述面向国家低空经济发展、国家空域改革和长江大保护等重大需求,联通集团率先在低空智联网建设方面展开了创新探索,提出长江低空智联网建设三大工程体系,并从低空通、导、监、气象和低空空域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会议期间江苏联通与南航大、长江汇共同演练基于5G的江面无人机远距离巡航和江面物流配送应用场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启晖副校长认为长江低空智联网是一项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要求的新基建工程,不仅有利于提升长江流域的船员民生和城市治理的科技水平,而且有利于探索国家电磁频谱空间资源的军民融合与共享使用新途径,更有利于培育符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要求的新兴产业。

浦口区委常委、浦口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慧在交流中代表南京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发言,表示浦口是中国第一个低空智联网的诞生地,将继续对长江低空智联网建设给予支持,进一步集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联通、江苏海事局及其他战略性资源,抓紧“一中心两项目”建设推进,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试验区相关建设目标任务。

樊邦奎院士在评审中指出,长江低空智联网(一期)由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孕育孵化,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落地的低空智联网,建设组织形式全国领先,既有专业的网络和无人机技术团队、更与政府团队形成稳定铁三角支撑,是全国首个真正推动低空智联网具体建设工作的城市,必将有所成。同时对低空智联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三大工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补充。

祝世宁院士强调长江低空智联网建设关键在于对需求的把握和政产学研用协同,实现5G、光通信、AI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创新,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低空生态。最后以祝世宁院士为组长的评审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建设方案汇报、审阅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后,经答辩,专家组一致同意“长江低空智联网一期建设方案”通过评审。

江苏联通施巍巍副总经理代表主办方作总结发言时表示,江苏联通高度重视长江低空智联网对长江无人机、无人船、无人港口集装箱作用等应用的创新融合,今后将与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按规划目标和建设方案组织加快实施,争取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做出创新贡献。

会上,江苏海事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联通签署了《长江(江苏段)低空智联网及无人机应用融合创新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未来三方将紧抓国家数字经济战略、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和低空智联网建设的契机,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活动中,与会人员还现场考察了长江汇南京兴隆洲水上绿色航运综合服务区,观摩了低空智联网环境下的海事无人机超视距巡航应用场景演示和长江无人机物流配送实景。

参加本次高峰论坛的还有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民航江苏监管局、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南京海事局、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南京市大数据局、中国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南京分公司、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长空科技、智慧航空、江苏长江汇、北星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南智光电、拓攻(南京)机器人等二十多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

通讯员 向海洲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