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 以《血寰》震惊于世的南京版画家程勉:用手中的画笔和刻刀书写时代
2022-08-04 18:59:29

那些因痛苦和挣扎而夸张变形的人脸,带着古朴原始的色调,全黑白的木刻语言如泣如诉……面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木刻系列组画《血寰》,作者对这一劫难和惨剧的强烈控诉,一下子戳中与之对视者的内心,震撼之余陷入思索。这组作品曾于2006年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部分展出,16年后,今年12月13日全套作品将带观众穿越历史。89岁高龄的南京版画家程勉告诉记者,那些警醒记忆的脸,不只是南京人的,更是全人类的。

14+1:耗时30年,“大作”乃成

《面对着死》里被捆绑的他,面对死亡瞪大眼睛向苍天发问;《嚎》发出一个母亲的呐喊、控诉、哭嚎;江面铺满尸体,沧海横流的《长江水》,纳万千无辜亡魂;《重生》中,从废墟中站起来的父亲和孩子,挣扎求生;还有劫后余生的《受伤的姐妹》,被厚厚的绷带遮住受伤的脸部,眼神惊魂未定……

《面对着死》

《嚎》

《长江水》

《重生》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长达六个星期的焚烧、屠杀、抢劫和强奸,令30多万中国人丧生,六朝古都南京陷入痛苦哭泣。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也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程勉耗费30年心血创作的这组作品,将亮相主题展览,奏响充满力量的“交响曲”。15幅版画以史诗的方式,诉说人类历史上这一少有的劫难和惨剧。其中14张于2006年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程勉的画室里,就藏着其中一幅,就此打开回忆的闸门。1982年公开出版的日本教科书,经日本文部省授意篡改历史,其中就有淡化侵略并歪曲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当时在国内激起巨大的抗议声。程勉当时产生了创作冲动,那些图片、图像和纪实影像资料,在他的脑海中反复酝酿着如何转化为触动人心的艺术形象。从1982年慢慢开始构图,搜集材料形成画面,1985年才完成了一小半,《美术》杂志就发表了部分作品。这套作品的小幅单张收藏范围还远至法国、英国、日本等地。

但同时,前辈们也给程勉提出建议,作为一个群体性事件,还缺少一件群像作品。因此,在不断修改前作的同时,他也考虑创作一幅统领全部作品并勾联起十四幅小画的“灵魂之作”。挑战是空前的,版画用刀具在板上刻出画面,再复印于纸上,而“版画受画面的限制,不像纸质国画可以铺开很大,当时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板子。”程勉说,当改革开放后机械化程度更高,终于等到这么大的板子面世,自己才重新投入创作之中。

这么大尺寸的版画,财力物力的支出都是“大手笔”。2011年,江苏省启动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给程勉的创作带来契机,终于开始了这幅大画的创作。程勉说,单位提供了创作空间,把地方腾出来安上灯,也得到不少同事的帮助。

高1.2米、长2.5米的主体性画作《血——公元1937.12.13》,表现的是尸横遍野的大屠杀场面。直到2015年才创作完,由十几张画镶在一个油画框架里,是版画和油画相结合的综合绘画。它像宽银幕一样的巨大画面,拉开了悲剧的序幕。

“大作”横空出世,随即引发业界关注。2015年9月,在北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展之际,《美术》杂志二度发表《血寰》部分作品。到北京展出时,随即被中国美术馆纳入库藏。为此,程勉又重新复制了一张,捐赠给江苏省美术馆。今年其将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14幅藏品在纪念馆“合体”展出。程勉说,“这套画展览起来并不容易,之前去北京展览,连工人都是一起去的,在那儿安装。这次能有机会面向公众,非常有意义。”

将关注人类的命运视为永恒的主题

程勉1933年生于山东潍坊市,1961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留校,后任江苏《新华日报》美术编辑,江苏版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馆创作室专业创作员。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国际展览并获奖,包括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1996年中国版画协会授予的“鲁迅版画奖”等。

别小看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版画,中国版画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开启了中国现代创作版画的史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之际,即将推出的“南京大屠杀85周年祭版画展”,用版画这种形式纪念“不能忘却的纪念”。

抗战版画像火把一样照亮了无数凄苦迷茫的心灵。作为新中国本土学院体制下培养出来的版画家,程勉继承了李桦、古元等前辈师者的理想和追求,接过“为人生而艺术”的接力棒。他介绍说,李桦先生于1935年创作的《怒吼吧!中国》,被称为“版画中的《义勇军进行曲》,也在此次展出之列。只见一位青年壮士被蒙眼绑在木桩上,身体扭曲着,张开嘴怒吼。当我们重温李桦、古元、彦涵、江丰等艺术家的抗日版画,回顾那段惨烈而悲壮的历史时,依然会被其直指人心的力量所打动。

程勉告诉记者,重点不在于描写残暴血腥的杀人场面,而在于反映人们产生的力量。“比如这幅《母亲的眼泪》里,哭泣的母亲悲痛不已,残酷的屠杀令她心生痛苦的反抗,这也是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的象征,这种形象传递给人们,就变成一种力量,这才是艺术本身所要体现的内容。我的老师当时都还健在,中央美院的前辈们,他们指导我的精神就是这样。”

程勉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抽象为人类的形象,由此,《血寰》凭借悲剧内涵和深沉雄大的气魄,不仅告诫人们不能忘记过去,更是将关注人类的命运视为永恒的主题。程勉说,“我搜集了很多照片,基本开始都是参考照片,慢慢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把这些形象提炼成南京的形象,普通老百姓的形象,中国人的形象,甚至后来作为人类的形象来表现,这样概括的意义、冲击力要强得多。”

作为江苏水印木刻的代表画家,除了《血寰》,《夜诊》《水乡文化站》《我的母亲》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在近70年来的漫长创作历程中,人,是程勉的版画、油画作品主要表现的内容。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红旗谱》插图等作品呈现出他厚重的语言表现力和扎实的绘画基础,而八九十年代的水印套色版画,则做了木版线刻的实验,用色块组成画面基调,格调清新高雅。

《夜诊》

“我的版画,主要强调力量的表现,这个题材是我最喜欢和擅长的。人在生死的时候所表现的力量,是最充分的。”程勉说,力的追求,是自己为人生而艺术的根本追求,是精神、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综合体现,用黑白和色彩的交响,运刀如笔去表达这种力量,以二维空间所展现的节奏和旋律诉说对世界的感悟,这就是他走的现实主义道路。

深入生活记录时代,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创作中的力量感与程勉的职业经历不无关系。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留校之后,因为爱人是新华日报的摄影记者,程勉也很快到《新华日报》的美术组工作。程勉和老伴感情很深,如今老伴卧病在床,程勉也一直在旁照料着。

《新华日报》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全国性政治机关报,当时专门开辟了“木刻阵线”专栏,发表中国第一代木刻家古元、李桦、力群、王琦、张望、刘岘等创作的大量木刻作品,打开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篇章。引以为豪的是,陈烟桥、李少言、刘岘、彦涵、王琦、罗工柳、牛文、李焕民、张新予、程勉……这些艺术史上熠熠生辉的一代版画大家都有在新华日报工作生活的经历。程勉回忆说,“像柯明、高马得、田原都是上世纪30年代画家,跟他们一起学到不少东西。尽管不是搞版画的,但是在创作方面体验生活,把生活提炼成题材,用绘画来表现,他们有经验,我从中学了不少。”

“没有到生活中采访,接触老百姓,不会搞出那么多创作来。我是山东人,一开始来江苏不习惯,慢慢有了感情。学会创作,离不开新华日报的领导和业务同志对我的帮助。”程勉还记得,当时下去采访,画了不少组画。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号角吹响,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迎接新生活图景的艺术作品由此诞生。

艺术家们正在用手中的画笔和刻刀记录时代、书写时代,历经岁月沉淀,经典作品至今仍影响深远。程勉虽然没有亲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但父亲因日军入侵死于战乱,逃难中家破人亡的伤痛,让他更深地体会到南京人对屠杀和暴行的谴责。创作《血寰》让他沉浸在浓重的情绪中:一面是失去家人的痛苦回忆,一面是惨绝人寰的血泪控诉。“双重影响促进了我的创作。拖了30年,怀着一定要搞出来的决心。我的老师李桦先生说,一个画家应该从历史事件入手,创作人们最关心、影响时代发展的事情,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

著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写作《南京大屠杀》时,脑海里一直浮现西班牙哲学家小说家乔治·桑塔亚的不朽警句:“忘记过去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程勉说,“忘记南京大屠杀,相对意义上讲,比大屠杀还要可怕。我们都知道,忘记意味着背叛,历史就有可能重演。她讲这话,我感受很深,忘记了战争和屠杀,甚至比战争本身还可怕。”

快问快答

Z=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C=程勉

Z:创作《血寰》时,那种压抑愤怒的情绪会抓住你吗?

C:30万人惨遭杀害所发出的不是恐惧和悲哀,而是愤怒、鄙视、挣扎和反抗,这种痛苦的力,悲壮的力,求生之力,血性之力震撼和震惊了全世界。它爆发为决死的斗争,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奋战到底,直至胜利……这些作品的完成,每一次都如同痛苦的宣泄,而得以心灵上的舒展和解脱,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Z:报社经历对您的现实主义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C:说到现实主义创作,学校老师教会了我技术层面,而真正把人民生活变成艺术品去表现,是在《新华日报》。

Z:在《血寰》之后,您没有再创作相关题材?

C:同期我也交叉搞了好多版画。这个题材的没有了,江苏还有更多南方生活的趣味、人民的欢乐喜庆的活动,也吸引着我投身其中。

文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摄 | 陈金刚

视频剪辑 | 王一萌

面对面系列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