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聋哑人,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律师,用法律之光照亮无声的世界。”“我要教大家学说苏州话,做传承苏州话的‘小娘鱼’。”……由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梦想与担当”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在江苏各设区市掀起了投稿热潮,众多学校纷纷组团参赛。同学们通过征文抒写自己的梦想,展现新时代少年的担当。据悉,本次征文大赛将于7月31日截稿,登录少年志APP即可进入大赛专区在线投稿。
聋哑少年立志成为律师
用法律之光照亮无声的世界
“我竖起耳朵,却听不到声音;我张开嘴巴,却无法说话。我叫唐文权,是一名聋哑人。”在“梦想与担当”征文大赛中,来自泰州的初一少年唐文权以一篇《以“法”为梦 不负韶华》的作文感动了无数网友。
因为先天性耳道畸形导致听力障碍,唐文权曾经也会抱怨世界不公,让自己成为了“局外人”。8岁那年,唐文权来到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他学会了手语。“从此眼睛就是我的耳朵,双手就是我的嘴巴。我想融入这个社会,但是融入社会不仅需要会‘说话’,还要懂法律。”
因为指导老师孙越经常去到法院做手语翻译的原因,唐文权开始接触法律,但年少的他一开始并不理解“法律是什么”,直到他了解到唐帅和谭婷的故事。唐帅是“中国首位手语律师”,多年来,一直做聋哑人群体的法律代言人。在唐帅的引导下,一位名叫谭婷的聋哑人女孩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了我国首位聋人律师。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聋哑人不再是“局外人”,法律也成为保护聋哑人的武器。
唐帅和谭婷的故事给了唐文权很大触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唐帅点亮了这无声世界中的第一束法律之光,而我的梦想就是像谭婷一样投身这项事业,从他们手中接过法律的火种,点燃自己的法律之光,照亮这无声的世界。”成为谭婷一样的聋人律师成了唐文权的目标,“虽然很难,但我会为之奋斗,我想先努力考取南京聋人高中,然后考上大学学习法律,未来为聋哑人群体发声,成为一名让人信赖的律师。”
指导老师孙越告诉记者,唐文权一直是个乐于助人、充满正能量的学生,在班级里,有时老师和同学沟通存在问题,唐文权都会主动帮助翻译沟通。“他的这篇作文从一开始并不明白法律是什么,到开始了解,到最后希望成为一名聋人律师,写出了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也让社会更加关注聋哑人群体,满满正能量。”
为家乡“发声”
做传承苏州话的“小娘鱼”
唐文权的梦想是为特殊群体发声,王辛逸的梦想则是给家乡苏州“传音”。在作文《吴音亲切牵我心》中,来自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的王辛逸讲述了自己“重拾”苏州话的故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州“小娘鱼”,王辛逸小时候一直都是说温软的苏州话。然而如今六年级的她,尽管能听得懂苏州话,却几乎不会说了。而且,这一现象在同龄人中十分普遍。
“苏州话蕴含着苏州的传统文化,更代表了我们苏州人的温柔性情,绝对不能消失!”于是,王辛逸便有了一个梦想:让苏州的每个地方都能寻找到吴语的踪迹。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便是自己重新掌握苏州话。尽管是自己的家乡话,但是说起来并不容易。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辛逸看到了一个短视频,一位评弹演员用评弹的形式提醒大家疫情期间做好防护,这样的普及方式既贴近生活,又易于接受。王辛逸告诉记者:“录制这样的短视频并不难,而且对苏州话的再次普及很有好处。我也想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从零开始教大家学苏州话,让苏州话传播开来。”
在家里,王辛逸尽量和家人用苏州话沟通;在学校,还有苏州话社团。“现在越来越多人重视苏州话,我也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普及苏州话的行列中,传承我们苏州独特的语言文化。”
快来参赛!
写下你的“梦想与担当”。
(扫码参赛)
据了解,作为“喜迎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之一,本次征文大赛以“梦想与担当”为主题,引导广大青少年用征文形式生动描绘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家乡的发展变化,抒发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时代伟业、国家发展生动实践的远大志向,展现新时代青少年树立理想、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本领,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圆梦接班人的精神风貌。本次活动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主办方有权将获奖作品用于制作推广、编辑出版、新闻宣传等,不支付作者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
参赛攻略
本次大赛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同时欢迎兄弟省(区、市)以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踊跃投稿。大赛分为小学生组、初中生组、高中生组,7月31日截稿。
投稿要求:
1.参赛作品要紧扣征文主题,立意较高,内容充实,富有想象,有真情实感。
2.每名参赛者提交 1 篇征文作品,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小学生组作品字数在 500 字左右,初中生组、高中生组作品字数在 800 字左右。
3.已公开发表或在省级及以上获奖的作品不再申报。作品须为原创,一经发现抄袭、剽窃,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视情况通报参赛者所在学校。
投稿方式:
个人投稿:手机搜索下载少年志APP,登录“梦想与担当”大赛专题页面在线投稿,或关注“少年志融媒”微信公众号(yangzidxw),点击下方菜单栏“征文大赛—梦想与担当”进入投稿页面,根据提示一键投稿。通过少年志APP投稿并通过审核的选手,均可获得由少年志平台颁发的大赛参与证书。大赛截稿后,登录少年志APP,点击首页右下角“成长空间”-“证书”可查看并下载。
集体投稿可发送至指定邮箱:xiaoxuedandang@163.com(小学组),chuzhongdandang@163.com(初中组),gaozhongdandang@163.com(高中组)。
截稿时间:2022年7月31日。
奖项设置:
征稿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成立由中小学名师、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评审,最后按小学生组、初中生组、高中生组分别评选出一等奖每组 10 名,二等奖每组 20 名,三等奖每组 30名,优秀奖每组若干。另设置网络人气奖每组 10 名(通过少年志APP投稿并通过审核的选手即可参加)。此外,大赛组委会还将根据各地组织、指导参赛的情况评选出优秀组织奖若干、优秀指导老师奖若干。获奖名单将通过江苏文明网、文明江苏微信公众号、少年志融媒平台、扬子读写网、江苏教育新闻网等予以公布。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