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记]明故宫里是怎么过春节的
2020-01-25 10:39:20

每年过年前后,朱元璋都会被“点名”。要么说八宝粥是他发明的,要么说写春联是他开启的风潮。其实这都是民间传说,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而朱元璋在南京明故宫究竟是怎么过年的呢?“史说”今天就说道说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大臣们不敢泄漏宫廷生活

明初,南京是大明首都。在南京生活的大明皇帝,一是朱元璋,二是朱允炆,三是朱棣。

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三峡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胡丹告诉记者,明初皇帝如何过年,史料记载非常少。朱元璋洪武时期这方面的资料更少。我们能看到的就《明太祖实录》等几种官修史书,当时的文士文集也很少有这部分内容。这和明初文化专制有关。很少人敢去议论宫廷里的事,更别说记录下来。

胡丹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洪武时期的大臣宋濂,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很受朱元璋器重,曾担任过《元史》总裁官。他出入内廷是平常的事。他在家中高悬两个字“温树”。有人向他打听宫廷里的事,他就一指那两个字。来人也就不便再问。

“温树”是有典故的。西汉大臣孔光曾担任尚书令,他非常注重保密,回到家里从不提朝中之事。有一次亲友聚会,有人问孔光:“不知道宫中温室省种了些什么树(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孔光呵呵笑着,顾左右而言它(嘿不应,更答以它语)。

宋濂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

话说回来,史料中虽极少洪武时期过年的细节记载,比如,吃了什么喝了什么,但明廷各种典礼仪式却是在那个时候定下来的,所以过年的典礼仪式内容还是有的。这对于还原大明初年宫廷生活还是有帮助的。

这些典礼仪式都有哪些?胡丹说,我们现在说过节,除夕、春节这两天很重要,但在明朝,人们更看重元旦(即春节)。无论笔记小说还是皇家史料,关于元旦的记录更加丰富。

在《明太祖实录》《明集礼》《大明会典》里,元旦又称为“正旦”。在攻克金陵之后,其实就已经有了正旦仪式:怎么朝贺,臣子如何站位,朝会内容都有哪几项等等。但那还不是国家级别的仪式,要等到1368年成立大明,改元洪武之后,才能明确算大明宫廷的正旦仪式。

朱元璋改口号失败

确切地说,洪武元年的元旦,大明还没有成立。史料记载,朱元璋是在这年正月初四登基的,所以他虽然在春节这一天和群臣摆宴喝酒,但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正旦朝贺)。

朱元璋称帝,按史书记载,他是在臣子再三建言下勉强同意的。按他的想法,是想平定天下之后再登基。洪武元年未举行正旦朝贺,也可能和未平定元都城有关。洪武元年八月,元大都被攻克,九月,正旦朝会仪、赐宴之仪等等仪式都确定了下来。洪武二年正月初一,大明终于迎来第一次正旦朝贺。

简略来说,正旦朝会仪式就是排排坐、分果果。先是规定皇帝御座、皇太子与亲王、文武官员们的位置,再是将仪式过程分为八步:

第一步,陈卤簿、列旗仗等。可以简单理解为先列仪仗队。

第二步,击鼓三严。这是针对百官的。第一次击鼓,百官要穿好朝服;二次击鼓,按官阶大小要排在午门之外;三次击鼓,就是入座了。

一般除夕夜官员们都要在宫外侯着了。晚明时期,一次,误传元旦不朝贺,到了朝贺之时,皇帝到了官员还没到。后来官员们收到信息匆忙赶到,连朝贺需要的贺表也没有准备好。这事记录在《三垣笔记》这本书里。

第三步,皇帝升御座。

第四步,皇太子、亲王朝贺皇帝。每一步都由太监指引完成,太监唱:跪,皇太子、亲王就跪下,然后皇太子说贺词,太监唱:俯伏,兴,平身。

第五步,丞相朝贺皇帝。

第六步,宣表。

第七步,百官朝贺。

第八步,礼毕退场。

这八步走完,接下来才是赐宴。赐宴也有仪式。朝贺是在奉天殿,赐宴一般在谨身殿。

赐宴,从就位、进寿花,到上酒、进食都有规矩。先是排座次,三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坐在殿内吃饭,四品到九品只能在东西殿。还有人维持秩序,如果抢座位,那就得拿小本本记下来,秋后算帐。

整个赐宴期间,上七次酒,间隔着进五次食。每次都有音乐。有专人高唱“上酒”或“上食”,酒喝完或食物用毕,音乐才停止。

至于当天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史书并无记载。胡丹告诉记者,从零星史料看,朱元璋非常节俭。一次,朱元璋请客,马皇后派小太监去打了点饭菜回来品尝,结果连过惯了苦日子的她都觉得“味弗甘”。

这里还有个插曲。本来在正旦这一天,群臣行礼都是三呼“万岁”,但洪武二年,朱元璋不乐意了,他觉得每次朝贺(包括但不限于正旦朝贺),“万岁”这词儿虽是祝词,但终究太虚,谁能活一万岁呢?他提议,仿“愿君有道”“天下太平”之类词义更改,请“诸儒议之”。最终,儒生们讲三呼“万岁”分别改为“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和“圣躬万福”。不过,到了这年八月又改回去了。《明太祖实录》里说,因为三呼“万岁”,简便有力,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能喊得齐整(贵呼齐一),但喊其他的,两个字变成四个字,“欢呼不齐,诚为失仪”。有大臣发现了这个弊端,便上疏请求改回三呼“万岁”,朱元璋可能也察觉到了异口同声的难度,也只能同意了。

这一天,赐宴并非只有文武百官,皇后也在坤宁宫摆酒席,赐宴官员们的女眷(命妇)。


朱棣春节吃什么,史书有记载

明初在南京的皇帝有三位,除了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他们也都在南京过春节。

胡丹告诉记者,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标之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1398年继位为帝,1402年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他的史料更为稀少。我们现在能查知的朱棣的史料较多。

《明会典》记录了永乐间制定的正旦节的菜色:

上桌:茶食,像生小花,果子五般,烧炸五般,凤鸡,双棒子骨,大银锭大油饼,按酒(即下酒菜)五般,菜四色,汤三品,簇二大馒头,马、牛、羊胙肉饭,酒五钟。

上中桌:茶食,像生小花,果子五般,按酒五般,菜四色,汤三品,簇二大馒头,马、牛、羊胙肉饭,酒五钟。

中桌:果子五般,按酒四般,菜四色,汤二品,簇二馒头,马、猪、牛、羊胙肉饭,酒三钟。随驾将军按酒,细粉汤,椒醋肉并头蹄,簇二馒头,猪肉饭,酒一钟。

金枪甲士、象奴校尉双下馒头。教坊司乐人按酒,熝牛肉,双下馒头,细粉汤,酒一钟。

所谓上桌、上中桌、中桌等,也就是根据出席者身份的不同,宴桌和宴食的等级区别。出席的人官阶高,那么菜色也就多一些。材料中所提及的“马、牛、羊胙肉饭”等等等吃食,这是将祭祀完毕的祭品作为宴会的菜色。其他果子、双棒骨之类,算是常见的家常菜式。并不见得多么名贵。

因为上面这个菜单是永乐年间制定的,朱棣称帝后只在南京居留7年,之后就长期居住北京。所以并不能确定这是朱棣在南京时期过春节所用的菜单。不过我们可以用永乐二年制定的“郊祀庆成”宴来比对一下。郊祀,即祭祀天地,皇帝要在一年中的某一天(由钦天监确定日期),祭祀天地后的第二天便要举行“郊祀庆成”宴。

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正是在南京。在这一年的“郊祀庆成”宴上,他准备了以下菜色:

上桌:按酒五般,果子五般,茶食五般,烧炸五般,汤三品,双下馒头,马肉饭,酒五钟。

中桌:按酒四般,果子四般,汤三品,双下馒头,马、猪、羊肉饭,酒五钟。

随驾将军按酒一般,粉汤,双下馒头,猪肉饭,酒一钟。金枪甲士、象奴校尉双下馒头。教坊司乐人按酒一般,粉汤,双下馒头,酒一钟。

两相比较,可知明初宫廷春节饭菜也差不多就这些了。

最后,我们普通百姓过年,单位会发放过节费,孩子会得到压岁钱,明朝宫廷有吗?还真有。史料上都有记载,不过这些钱是提前发放。像洪武十四年十二月辛未,“赐国子学师生明年正旦、元宵节钱”。第二年十二月,“赐故元来降参政力德威石等五十七人正旦节钱”。又“赐国子生九百六十六人正旦节钱”。

赐多少钱呢?有的是一贯,有的几锭银子不等。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在京官员正旦赐钱,“公侯伯各十锭,武职一品、二品七锭,三品至八品五锭,文职二品至六品六锭,七品至九品三锭,未入流官二锭,监生一锭”。

参考资料:

明洪武時期宫廷的正旦礼仪与节庆,常建华, 文史 2018.2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