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电影短片集《大世界扭蛋机》在B站开始更新,一口气放出四部,这个组合单元的主题为“明日之后”,关于未来畅想的科幻类型,基于不远不近的时间跨度之下,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影响和改变,青年创作者们给出了他们的思考。虽然片中时间大多设定在2060年左右,但剧情勾连当下现实,透露着对未来的关切,引起广泛热议。不少网友直言,这不就是中国版的《黑镜》或《爱,死亡,机器人》吗?
《地球最后的导演》提问“电影会不会死”
记者看到,“明日之后”单元的四部科幻电影短片分别是《地球最后的导演》《你好,再见》《杀死时间》《一一的假期》。
徐磊导演创作的《地球最后的导演》中,由宁浩和贾樟柯两个山西“老炮儿”本色出演自己。该片讲述的是,在2065年,电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二位导演为争夺“非遗传承人”,各自拿出“家底”山西老陈醋和汾酒,去送礼抢名额,为此带来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部短片让很多影迷非常感慨,《地球最后的导演》一开场就是,已经白了头的贾樟柯导演在重拍他的经典电影《小武》,他怎么都拍不够,现场工作人员强硬指示“贾师傅,下班了”。镜头拉开,这个片场像博物馆里的互动场景,导演和剧组都是展示品,寥寥观众在观看。
徐磊导演在短片里塞满了两位大导演自带的迷影彩蛋,在喜剧外壳下又包裹了对电影最温柔浪漫的抒情,看得人笑到流泪。当历史上最早的电影镜头之一的《火车进站》出现在画面上时,很多影迷激起一身鸡皮疙瘩。
当日常交流只需“你好,再见”这10句
曾赠导演的《你好,再见》由张子枫、郭麒麟领衔主演,融合了科技和爱的话题元素,探讨一种“社会失语症”。
电影将时间设置在2062年,为了提高沟通效率,陌生人之间的沟通被限定为10句提前设置的必要沟通用语。这样人们初一见面时,不需要开口交流,在脑门的交流按钮上设定好交谈权限,自动读取事先设置的话语,十句话就足以应付日复一日的机械化日常。
具体来说,当这个按钮被设置为橙色时“一天只能说十句话”;显示为蓝色时,则表明开放聊天权限,可以自由说话。
片中,渴望与人真心交流的女主角美美(张子枫饰演),偶然在伤心时收到了一句“别太难过了”的脑电波安慰,对于一个会把这样的话语设置为交流选项的男生,她感激又好奇,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片名《你好,再见》就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沟通关系——除了“你好”就是“再见”,只剩下最基础的必要沟通,没有其他相处的空间。
导演曾赠表示,这个故事灵感来自于她自己对生活的反观,科技越来越进步,大家越来越能快速找到彼此,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是越来越远的,沟通具有功能性,但毫无情感交流,所以这个短片是一种关于“距离”与“表达”的思考。
导演构造了一个可能出现在人体对话屏蔽装置的未来世界,让每个人都像活在真空泡泡里一样,寡言少语,不设期待,拒绝主动。然而,“你不要太难过”这句日常与突然出现在女主角伤心失落时,一次地铁上的偶遇,让面对面交流成为可能,所以这一现象的落点在爱情上。曾赠表示,如果世界有朝一日变得冰冷,至少还应该保有爱情,那是人与人之间所能生发出的、最为深刻的不绝羁绊。
是“杀死时间”还是被空虚“杀死”
导演温仕培的《杀死时间》,由章宇、李蔓瑄主演,故事时间设定在2046年,人工劳力彻底被人类世界淘汰,为了打发多余的时间,人类沉溺在虚拟世界中。章宇饰演的杀手,说着王家卫调调的絮叨独白,在一个永远不会死人的虚拟世界里,反复追杀这一个叫比利的人。直到有一天,他遇到另一个追杀他的女杀手,将他带回现实世界。
温仕培曾执导过《热带往事》,他的视觉风格就备受影迷热议,这次依然有类似风格延续,前半段充斥的高饱和色块,而后段的黑白灰简洁背景,形成强烈对比。另外,片中有很多致敬《杀死比尔》《月球旅行记》《黑客帝国》《2001太空漫游》等经典著作的迷影彩蛋。
影片中谈论的“空虚”,确实是现代人面临的精神危机之一。尤其是后半段,因为程序bug,章宇从虚拟时间里醒来,电影联系“妈妈”,程序提醒说妈妈也在虚拟世界中,同时程序也提醒,其通讯录所有联系人都在虚拟世界中……
在电影设定的未来世界里,普遍困扰人类的问题是如何打发多余时间,在那一个个黑色盒子房间中,一个个人类被悬挂在潮汐、森林的幕布前,凭借科技,他们甚至能达到永生。而在黑盒子丛林中奔跑的章宇,疯狂地喊着“哈罗”。
“虚拟养老院”映照真实陪伴的温度
青年导演吴辰珵的《一一的假期》以孩子视角看大人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小家庭在未来社会高追求效率的情况下的奋斗与选择。
故事发生的时间大概设置在2060年左右,在一一(韩昊霖饰演)的世界,人类已经不再需要浪费资源和时间做饭,能量来源只需要咀嚼胶囊。爸妈咬牙攒钱把会做好吃螺蛳粉的姥爷送去能连接虚拟脑机的养老院“享福”。这个“虚拟养老院”里,老人戴上头盔 ,就可以去任何年代和地方,仿佛拥有了“时间任意门”,而老人选择去的都是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短片以一种温情的方式讲述了情感的“未来化”。那时的养老院是“逃进回忆里”,高度发达的技术让“陪伴”也被轻易构建。它最终要表达的是,找寻心灵上的安慰其实仍是要回到一张围坐在一起的饭桌上,需要真实陪伴的温度,这是一种非常“中国式”的解答。
【多说一句】“就像扭蛋机里的彩蛋,装着无限可能”
电影短片集《大世界扭蛋机》在B站上线后,无论是片名还是剧情,都给人“风格奇异,天马行空”的感觉。
《地球最后的导演》探讨未来世界艺术的消亡;《你好,再见》聚焦未来人类的失语症候群;《杀死时间》以漫画式夸张怪诞来探讨“存在与虚无”;《一一的假期》是快节奏的未来社会下,人们对“慢生活”的怀念。四位青年导演都借作品,表达了对未来的畅想以及当下现实的呼应关照,呈现出了青年导演的无畏而又丰富的表达。
《大世界扭蛋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爱,死亡和机器人》,《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三季刚在5月播出,口碑分8.5,其由故事独立、风格迥异、短小精悍的短片构成,涵盖了悬疑、恐怖、喜剧、科幻、奇幻等风格。通过爱、死亡、机器人这三个关键词——爱是人的心理需求,它充实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死亡是人的归宿,它定义了人类的生命;机器人是人的工具,它是人类智能的进化方向,以此来切入对人类文化、感情、精神和身份的探讨,以及对存在、自由意志、技术理性等哲学命题的探索。
其实在《爱,死亡和机器人》大爆后,就有不少影迷在期待“国产版”,而此番《大世界扭蛋机》上线,网友纷纷表示,“有那味道了”,青年导演们的创作观念新颖、超前,彰显了影视界新生力量敢想敢拍的年轻活力,“这些短片确实就像扭蛋机里的彩蛋,每一部都装着无限可能”。
记者也了解到,接下来《大世界扭蛋机》还将更新“成长之前”、“爱情之上”、“青春之下”三大主题的短片集,从主题名可以看出,它们对应生活的几大阶段,也是电影创作者们长久以来的母题。而作为《大世界扭蛋机》出品和监制的宁浩导演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短片又重新焕发了它的青春,短片相对轻巧,可以做很多实验,也可以发挥更多想象力,帮助青年导演们去寻找自己的创作语言和方式,以及去印证某些自己的想法,短片在未来会大有可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