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167尾锦鲤“游”进中华中学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6-03 22:46:56

6月3日,适逢端午佳节,南京市中华中学的小花园中来了一群新朋友——167尾锦鲤。这是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特地在高考前夕为中华中学高三学生送来的祝福,祝福高三学子圆梦六月,鲤鱼跃龙门,进入理想高校。

中午12:30,高三年级40余位教师相聚在中华中学新绿书吧,一同见证中华中学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携手共建公益科普实践基地。在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潘建林与中华中学校长徐飞的共同签订下,中华中学正式成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公益科普实践基地。据了解,省淡水所将观赏价值非常高的“锦鲤”引入高中校园是首次尝试,未来将和中华中学展开形式多样的合作。

随后,在中华中学的四季花卉园,高三年级的所有老师一同将167尾锦鲤放入池中,看着锦鲤欢畅地游入新家园,全场嘉宾及老师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中华中学现有省级生物课程基地和省级生物前瞻性项目,四季花卉园正是生物课程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引入“锦鲤”项目将对原有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未来,省淡水所还将在学校开展“锦鲤文化”研学课程,举办包括与江苏渔业相关的科普展览、科普讲座、亲子科技体验等系列活动。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禄口基地主任、江苏“苏渔谣”文化科普宣传团队副团长李潇轩介绍:“在高考来临之际,特地给学生们送来锦鲤,祝福同学们鲤跃龙门。这次送来的167尾锦鲤包含六七个品种,接下来我们还会和学校深入开展研学教育。我们有观赏鱼、长江特色鱼类等方向的研究,包含一些稀有品种、保护动物等。未来我们会将研究所的一些基地向学校开放,使之成为学生接受科普教育的实践基地;我们还会走进学校课堂,给同学们科普有关鱼类、蟹类、甲壳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养殖技术,甚至可以带一些想要选择生物方向的学生,带他们加入一些项目中的子课题研究。例如,在这次放锦鲤的池中,学生可以每个星期进行水质检测,然后来总结夏季、冬季的水质变化。”

通讯员 涂珊珊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摄影/罗皞

部分照片由学校提供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