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大校友凌新锋:532天,我的南极科考之旅
2022-05-21 11:21:18

近日,“南极印象”科考摄影展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拉开帷幕,瑰丽壮阔的南极影像让无数师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摄影师之一、南信大2004级校友凌新锋半月前刚刚搭乘“雪龙号”抵达上海国内基地码头,结束为期532天的南极科考之旅。“没有南信大,就没有今天的我”,这是他在采访中说的第一句话。

一颗螺丝拧半小时,顶着风雪爬回来

2019年底,正在寿县气象站调试设备的凌新锋意外得知一个消息,安徽省气象系统获得了参加南极越冬科考的一个选拔名额。自大学起,凌新锋就是校园运动健将,体质很好;电科专业出身的他还拥有超强动手能力,工作后更是屡屡斩获全省业务竞赛奖项。“要不就试试吧?”在同为校友的妻子鼓励下,凌新锋在众多中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中山站越冬队队员。

在南极中山站,凌新锋主要负责大气成分观测的业务,同时协助队友武维刚完成常规气象观测。他们每天要在4个固定时间段采集数据,包括深夜凌晨。“工作十几年,我在寿县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也只有-10℃。”凌新锋说,自己第一次在-18℃的夜里出去,不到10分钟就回来了,因为再厚的衣服也抵不住寒冷;而到后来,在-30℃的风雪走很远去观测已经成为常态。

“正常情况下拧一颗螺丝钉不到一分钟,而在南极往往要一二十分钟。”刚到南极时,平时再简单不过的工作却都给了凌新锋一个下马威。“我们在冬天吃冰块很容易粘到舌头上,在南极修仪器也是一样的道理,手上稍微出点汗就会粘住。”凌新锋说,因为坏螺丝的位置正好贴近地面,他只能跪在冰面,手伸到设备底下,靠着触感慢慢摸索,不能戴手套,手冻僵了就哈一口气、搓搓再继续。“冰上跪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螺丝拧好,膝盖都快‘废了’”,凌新锋感慨道,“后来学到经验,太冷了就回屋休息一会再继续,这样几个小时也能扛住,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除了冷,这里还很干。”凌新锋说,在南极,人类皮肤变得很脆,稍微不注意就会受伤。因为缺少维生素,伤口的恢复很缓慢,也容易留下疤痕。

“只要没有遇到无法出门的极度恶劣天气,再大的风雪也要坚持出门观测。”据凌新锋的观测,南极8级以上大风一年就有170多天。大气成分观测区域处于无人区,要走二三十分钟路才能到达。遇到暴风雪时只能沿着安全绳走,清除积雪检查仪器。“去的时候被风吹过去,回来的时候就爬着回。”他开玩笑地说。

回忆起最惊心动魄一次经历,凌新锋仍有些后怕。“当时冰面挺平的,大家都相互提醒要注意冰裂缝。到了一个积雪的地方,前面的人都走过去没问题,我一走就掉下去了,身体卡在了缝里。”待同事把他拉起来,才发现缝的深度有2层楼那么高,“要是掉下去,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南极的恶劣环境下,很多自动化仪器的运行都离不开人工的维护。在没有休息日的工作中,凌新锋每天都要重复着日复一日地观测和巡视,但正是这份逐渐没有新鲜感的工作,逐步积累了30多年的南极观测记录。“可以让大家了解南极的‘秘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凌新锋说。

“人在大海前,连一片叶子都不算”

在南极参加越冬科考,考验的是头脑、体魄、业务,更是心理。在南极要经历极昼和极夜,尤其是极夜更容易让人产生焦虑。“在这里,一定要会与人沟通,也要有工作之余的爱好。”凌新锋平常喜欢健身和打篮球,经常在中山站的球场和队友打比赛。他还在几个摄影“发烧友”同事的带动下,爱上了摄影,和大家一起爬山、玩雪、看海豹和企鹅,和俄罗斯站、印度站的队员一起联谊……虽然在南极是“2g冲浪”,但可以正常和国内通话,也能上网看新闻,“比起前辈,我们这代科考队员的条件真是好太多了”。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科考船没有办法像往年一样在附近港口采购补给送来,因此,船在出发的时候就带足了一年的物资。冷冻食品供应非常充足,但要想吃到新鲜蔬菜就得自己上。中山站建有可供无土栽培的蔬菜大棚,虽然有专人负责,但是队员们还是时不时去浇水种地、关心一下“口粮”的长势。青菜、黄瓜、西红柿都能种得出来,不过由于光照和温度条件有限,一年仅有几个月可以种植,且蔬菜都长得很“迷你”。“我们种下的是大西红柿种子,收上来的就成小‘圣女果’了。”队员们常常开玩笑道。

“刚出生的小海豹很可爱,但母海豹护崽,靠近了会攻击人”“在海边看到冰山‘翻个’,小企鹅刚刚还在,一转眼就消失了”“极夜虽然难熬,但极光极其绚丽多彩,能出‘大片’”“在雪龙号上,风浪大时会有左右20°的摇晃,我们睡觉时就在床上滚来滚去,弹起来又掉下来”……

在原始自然的环境里,人也会渐渐变得简单,对自然、对世界、对人生会产生更多的感悟。“我们看过一望无际的冰盖,经常会听到冰山断裂的声音,甚至会引发小范围的海啸。”凌新锋说,在纯粹的自然面前,人类真的很渺小,“当坐着‘雪龙号’漂在海上,大海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就是一片叶子,甚至连叶子都不算”。

“南极的天真的特别蓝,我们在南极观测到的黑碳气溶胶值很低,而在人口密集区域这一数值往往很高,这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其实还是很大。”凌新锋说,人类只是作为地球生物的小小一分子而存在,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如何守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当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没有南信大,就没有今天的我”

在南信大,凌新锋学的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实打实的工科生。他对仪器设备很感兴趣,各种组装维修不在话下。毕业后,得益于在学校期间学习到基本的气象知识以及南信大在气象系统的认可度,凌新锋进入安徽寿县气象局从事观测工作。

寿县气象观测站是全国保留的8个人工气象观测站之一,是全国气象系统的先进典型。凌新锋在这里迅速成长,获得安徽省气象系统基层台站青年技术骨干、安徽省气象部门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气象系统技术标兵、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等荣誉称号,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内大型气象探测实验研究及新仪器研发实验。2015年成为寿县气象局观测站站长。

“没有南信大就没有现在的我。是学校培养了我全方位的能力,帮助我进入气象系统工作,让我在工作中犹有后劲,也收获了爱情和家庭。”凌新锋说。

在校时凌新锋还是校学生会主席团的一员,回忆起校园经历时,他印象最深的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参加过好几次社会实践,这让我提前和社会有了接触,了解学校外的运行法则。有时候还要自己写总结、汇报,对我工作后能很快地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直到现在凌新锋和还和学校保持联系。“寿县气象局和学校有很多合作项目,师生们常来做实验或者实习。”凌新锋介绍,自己在学术上有不懂地方的还可以继续请教学校里的老师或者朋友;自己对仪器更熟悉、动手能力强,也可以帮助师生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都在共同成长”。

在当年的南信大,凌新锋不仅与气象结缘,还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我和爱人就是在校园结识的,从大三开始一路走到现在。我们共同学习、工作、生活,既是工作搭档也是灵魂伴侣。”凌新锋说,在自己犹豫时,是爱人的大力支持坚定了他去南极的信心,“她是我追梦路上最强大的支撑”。

凌新锋笑言,南极之行治好了自己的“拖延症”和习惯依赖他人的毛病,同时也磨练了个性和意志。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都可以对自己说:在南极都扛过来了,这些算什么。

南极归来,凌新锋希望自己能带着在南极积累的经验、观测到的数据,在业务上更精进,在学术上有进一步的突破,“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再回母校学习深造”。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通讯员   李佳妮   林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