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水流湍急
两岸是崇山峻岭
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22位红军勇士冒着枪林弹雨
不惧大火漫天、浓烟滚滚
英勇夺下泸定桥
……
但有的战士在战斗后去向不明
一些夺桥英雄的名字
至今仍在找寻
走遍大半个中国
寻找夺桥勇士身份
1935年5月29日,红军长征途中,在前有大渡河天险、后有追兵的危急时刻,22位勇士临危受命组成突击队,飞夺泸定桥,打通了红军北上的道路,是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
87年后的今天,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矗立着代表22位夺桥勇士的花岗岩石柱。遗憾的是,至今仍有部分石柱没有刻上勇士的姓名。
中共泸定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涂通栋说:“当时战事紧张,记载22位勇士的史料——185期战士报遗失,造成暂时没能查清楚勇士的名字。”
上世纪70年代,四川泸定县成立了调查小组,开始寻访22位勇士。他们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走访了不少仍在世的老红军,查阅了许多档案资料,确定了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梓华、刘金山 5位勇士的身份。
勇敢灵巧的“云贵川”
夺桥时冲锋在前
杨成武将军曾率部夺取泸定桥。泸定县调查小组从他那里得知,夺桥战斗中魏小三、刘大贵、王洪山、李富仁 4位勇士牺牲。
另一位勇敢灵巧、绰号叫“云贵川” 的勇士,则让杨成武记忆尤深。
他说,“云贵川”当时只有十六七岁,苗族人,在贵州参军。飞夺泸定桥时,他和廖大珠一起冲锋在前。
此后,在突破天险腊子口战斗中,“云贵川”凭着一根长竿,爬上了绝壁,为部队找到一条迂回奇袭的道路,为战斗胜利奠定了基础。令人惋惜的是,战斗后“云贵川”去向不明。
他曾参加夺桥战斗
发表文章回忆战斗过程
“我们爱你,我们很遗憾,没有保存好你的照片还有资料……”面对父亲的墓,杨党燕很伤心。1963年,父亲去世时,她才15岁。
2007年,杨党燕向调查小组提供了父亲杨田铭 就是夺桥勇士的信息。
杨田铭1951年转业至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工作。他从未向孩子们提起自己参加过飞夺泸定桥战斗。
杨党燕说:“父亲是到我们学校讲故事,我才知道他是飞夺泸定桥的勇士。”
在江西日报社,杨党燕看到父亲于1961年5月21日在《江西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名为《飞夺泸定桥》,有5300多字。
文章中,杨田铭回忆,他渴望加入突击队,可又担心自己个头小、过不了关,为此,他找到了一位粗中有细的大个头战士帮忙,这位战士就是机枪手赵长发。
杨田铭、赵长发 参加飞夺泸定桥的事迹由此被发现。
如今,每次来到泸定县,杨党燕都会到泸定桥走走,看看父亲和无数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岁月静好。
仍有10位勇士信息未明
期待网友接力找寻
截止到今年3月,飞夺泸定桥的22位勇士中能够确认名字的有12人,仍有10人的信息在寻找和搜集。
@所有人 转发,扩散
如有尚未找到的10位勇士相关信息
请联系: 中共泸定县委党史研究室
联系方式: 0836-3123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