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南京这个地方曾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4-07 17:49:35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健康城市做法和成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毛群安介绍,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7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发展、历久弥新,成效显著。

70年前的爱国卫生运动,仍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

1952年,为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极端落后的卫生面貌,毛泽东主席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伟大号召,激发了全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爱国热情,爱国卫生运动由此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爱国卫生运动至今已走过70年的光辉历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有着不同的工作侧重点,但改善环境卫生、预防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始终没有改变。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颁发“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以表彰中国爱国卫生运动的辉煌成就。

翻开尘封的史料,我们发现,从家喻户晓的运动,到习以为常的习惯,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它真正实现了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目的,从小小的卫生习惯,到自我的防病意识,再到公共的市政环境,它带来的种种改变,至今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南京有个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五老精神”历久弥新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三条巷25号,有一处民国老建筑,青砖灰瓦、树木掩映,这里是全省第一座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五老村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五老村是我国爱国卫生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提起五老村,老南京就会想到“北有龙须沟,南有五老村”这句顺口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五老村曾一度被市民们称为“苦恼村”,住的是破草棚,吃的是烂菜根,屋前垃圾堆,屋后臭水塘…..

1952年,在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中,五老村男女老少齐出动,连续奋战100天,先后发动十多万人次,填平37个污水塘、两条70多丈的臭水沟、29个粪坑,使遍布污水、垃圾的村庄旧貌换新颜。使得原来的臭水沟、贫民窟变成了美丽新家园,成为“环境卫生模范”,被评为“全国卫生甲等模范单位”。1960年12月22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视察了五老村,对“人人参与、人人动手、讲究卫生、美化环境”的“五老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

五老村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个缩影、一面旗帜。这项运动伴随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成长,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疾病灾害。在“人人参与、人人动手、讲究卫生、美化环境”的“五老精神”传承和激励下,江苏省大力弘扬爱国卫生传统,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积极推进健康江苏建设,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2018年12月22日,江苏省第一座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五老村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正式开馆。

江苏省爱卫办组织制作的爱国卫生云展馆采用模拟真实参观场景的设计,还原线下最佳观展路线和观展位置,向观众真实还原288平方米展厅形态和展出的多张历史图片,并配有全程语音讲解,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观看五老村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

记者从省爱卫办获悉,2022年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70 周年,江苏各地将以此为契机,结合本地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实践,组织开展纪念爱国卫生运动 70 周年主题活动,弘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扩大爱国卫生运动影响力。广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工作成效及重大意义,展示爱国卫生运动在预防和减少疾病、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提高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等方面的成就,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省爱卫办将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网上答题竞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广泛动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