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心痛!长江又一特有物种灭绝!今年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来源:紫牛新闻综合
2020-01-03 15:59:20

今天,一则“白鲟灭绝”的坏消息登上热搜,令人心痛不已!

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中国长江又一特有物种被宣布灭绝。

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线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pre-proof)透露了这一消息。

白鲟邮票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博士,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张辉博士。研究人员在该论文中称,预计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该论文的预校样(pre-proof)于2019年12月23日在线发布。

澎湃新闻获悉,事实上,2019年9月17日,国际组织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在浙江杭州一个学术会议上报告称,经专家组评估,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灭绝(extinct)。

这是继白鱀豚(极危,CR,可能已灭绝)和长江鲥鱼被研究人员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的又一坏消息。

长江白鲟有多珍贵?

“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指的是长江白鲟,据说它可以长到上万斤。

白鲟体型硕大,成鱼可长达七八米,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

它和长江中华鲟一样,是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

与长江水中精灵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危起伟介绍,从物种分类的角度来说,白鲟的价值比中华鲟更大,它是一个科一个属的唯一一个种,为鲟形目鲟科白鲟属。鲟形目鲟科此前只存两个物种,除了白鲟,就是美国匙吻鲟,俗称鸭嘴鲟。

除长江白鲟灭绝外,中国特有的中华鲟、长江鲟仍被评估为“极危”等级(status)。

危教授向记者展示已灭绝白鲟的生前照片

对于白鲟灭绝的消息,网友呼吁:保护环境!

就在去年12月底,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从今年(2020年1月1日)起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所以实现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1)2017年和2018年,农业农村部陆续启动《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和《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据楚天都市报2018年报道,野外种群几乎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在当年9月首次获得成功,这预示着可持续人工群体建设和人工保种的成功,将为今后长江鲟自然种群修复及未来的养护利用奠定基础。

(2)2014年1月,为了更好保护长江江豚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南京市政府提出对江豚实施保护,当年9月,省政府批准设立南京长江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新建码头港口码头将受到严格限制,同时,保护区内的渔民也将逐步退出,最终实现在保护区内彻底禁渔。

此后,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经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社会团体于2015年7月发起成立,武家敏是创立协会的6人之一。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宣传国家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江豚保护意义,监督危害江豚的不法行为。

(3)2018年10月,据扬子晚报报道,南京江豚家族普查:江豚数量50头左右远超预期。南京师范大学杨光教授告诉记者,南京江面上生活着约50头江豚,最多时接近70头。

(4)2020年年初,南京市城区的长江江面上,十多头江豚欢快地追逐嬉戏,排队跳跃追逐,时而抬头吐水,甚至还不时扇动尾巴,不亦乐乎,仿佛借着新年给游客拜年。

网友热议

来源 | 紫牛新闻综合紫牛新闻记者梅建明、 刘浏、澎湃新闻、楚天都市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网友等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