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笔耕不辍50载!毕飞宇代表江苏文学界新春探访黄蓓佳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1-12 13:38:58

“今年是黄蓓佳‘从艺’50周年。今天我和汪书记一起登门,就是代表江苏文坛向她致敬!”11日下午,在冬日的暖阳下,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南京大学教授毕飞宇,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一行,来到了著名作家黄蓓佳的家里。

1955年出生于江苏如皋的黄蓓佳,1972年发表处女作《补考》,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此后的数十年间,她笔耕不辍,佳作迭出,尤以儿童文学创作最为亮眼,代表作品包括《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5个8岁”系列长篇小说、《亲亲我的妈妈》《你是我的宝贝》《艾晚的水仙球》《余宝的世界》《童眸》《野蜂飞舞》《奔跑的岱二牛》《太平洋,大西洋》等。黄蓓佳的作品累计输出海外版权数十种,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多项大奖,其作品成为影响几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景。

回望过去

“第一次知道黄蓓佳的名字,是读她的《电梯上的故事》”

叩响黄蓓佳的家门,毕飞宇便立刻表达了此次的来意,“今年是黄蓓佳‘从艺’50周年,我和汪书记一起登门,就是要向她郑重地说一句‘谢谢’,谢谢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对文学坚守,也代表江苏文坛向她致敬!”黄蓓佳笑着说:“谢谢,谢谢!”

一阵寒暄后,毕飞宇坐在黄蓓佳的客厅里,开始回忆起与黄蓓佳有关的“第一次”:第一次知道黄蓓佳的名字,是在上世纪80年代读她的《电梯上的故事》,至今毕飞宇坚称“放在今天,这都是一篇好小说”。他第一次见到黄蓓佳其人,是在上世纪90年代《雨花》杂志社举办的文学会议上。毕飞宇在南京湖南路地下火锅城宴请的一顿火锅,也一直“温暖”了黄蓓佳20多年。最令黄蓓佳印象深刻的,是受毕飞宇邀请,到他曾工作过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办讲座,“我坐在那儿讲几句,学生就鼓一次掌。”然后毕飞宇对学生说,等黄老师讲完以后一并鼓掌。

几十年过去了,毕飞宇仍记得每次见到的黄蓓佳都是她状态最好的样子:“她会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带着最好的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每次都会在衣服上别一枚漂亮的胸针……”

回忆年轻时的写作岁月,黄蓓佳感叹最对不起的就是女儿,“当时忙于写作,女儿的晚饭经常是蛋炒饭,或者家门口包子铺买两个肉包子”,对女儿的学习教育也是无暇顾及,只得在女儿很小的时候便送出国读书,现在说起这些,黄蓓佳的语气中依旧是对女儿满满的愧疚。

说到黄蓓佳的作品,毕飞宇也俨然是个“资深读者”,“你的书我读过四本,《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野蜂飞舞》《太平洋,大西洋》,读得不少呢。”“你应该读读《童眸》。”黄蓓佳觉得,毕飞宇的书单没有涵盖自己最好的作品。“《太平洋,大西洋》很好啊。”“写抗战时期的那条线比较好。”黄蓓佳说起自己的作品总是寥寥几句,非常谨慎,这大概就是作家对文学认真严谨的态度。

新年展望

“新作品在创作中,现在有点舍不得写”

毕飞宇透露,省作协今年最大的工作计划就是要在北京举办黄蓓佳作品研讨会,“这不仅是一次作品研讨,更是一种仪式”,虽说黄蓓佳已经从事写作50年,但正如汪兴国书记所言,黄蓓佳的创作势头“比新锐作家还要猛,乃至成为江苏文学生产力最旺盛的增长点”。

不过,黄蓓佳也坦言随着年龄的增大,也慢慢感受到写作生命越来越有限了,她透露自己的新作品也在创作中,“不过我以前写东西还是挺快的,现在写得很慢,现在我都舍不得写,每天只写两个小时,要享受这个过程,要不然一下子就写完了,我又不能一年推几个长篇,那也太‘过分’了。”这就是黄蓓佳对文学的态度,因为对文字有要求,才要刻意的“慢下来”,“当你顺流而下写得特别畅快的时候,你一天能够写好几千字的时候,一定要警惕,因为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不好。”对此,毕飞宇也表示自己深有感触,他也说到有时候创作太顺的时候,就会刻意放慢打字速度,“太顺的时候我就会拿一个手指头敲键盘,这样放慢速度,给自己多点思考”。

在这场新春探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毕飞宇表示希望黄蓓佳50年如一日的文学创作态度能够激励“苏军”后辈奋发向上,“不仅仅是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更是对这一代年轻人人格方面的影响”!听到这话,黄蓓佳笑了,“榜样谈不上,但是能让年轻人看到,有一个这么‘老’的人,还在不停地写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