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小伙全身三度烧伤,杭州全城接力救援!刚刚,终于传来好消息
来源:钱江晚报
2021-12-29 20:36:17

如果用一个词定义马上要过去的2021,43岁的夏远春可能会用“失而复得”。

她19岁的儿子小周在这一年因为一场煤气爆燃意外,全身93%的皮肤三度烧伤,生命垂危。(早前新闻100天走过绝望迎来新生,大家帮过的烧伤小伙快出院了,医生:日夜付出值了)

面对着近百万的医疗费,在金华打工的夏远春束手无策,一度陷入绝望。

那时的她没想到,后面一场“帮帮小周”的生命接力行动会在杭州、在网上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

她更加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周时间,“钱报善基金”就为小周筹集到了救命的83万余元,为他搏到了一线生机……

2021年12月28日,寒潮影响下的杭州开始缓慢回暖。杭州普迪欣康复医院里,暖气开得足足的。

望着儿子坐在病床上的背影,夏远春脸上慢慢爬上来笑容。

她说:这是我差点失去的儿子。现在,他好像重生了。

先学会坐、再到站,然后开始走路……19岁的儿子仿佛回到一岁时。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好不容易救回来的儿子,现在可以走几步,还能听音乐哼歌,对夏远春来说,已经是失而复得了。

就算余生漫长,就算未来康复的路并不好走,这对被杭州人牵挂的母子,还是在病房里许下了各自的新年愿望。

他的求生欲这么强,真的很想他活下去

第一次认识小周和夏远春是在2021年端午节。

浙大二院烧伤科的医生们找到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说有这么一个年轻人,烧得很厉害,但他们想为这个年轻的生命搏一线生机。

“他的求生欲这么强,真的很想他活下去。”浙大二院烧伤科ICU病房外,副主任医师王帆说了这么一句话。

生命如此平凡但又如此珍贵。

此后,一场“帮帮小周”的生命接力行动在钱江晚报、在杭州、在网上开始了,为这个年轻生命加油助力的人很多很多。

“钱报善基金”用一周的时间就为小周筹集到了83万余元。

此后,在浙大二院烧伤科的精心治疗下,一个又一个好消息传来,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小周也很勇敢,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个年轻的生命保住了!

9月29日,小周从浙大二院出院,转入杭州普迪欣康复医院开始康复。

全身创面已愈合,小周能下床走几步了

12月28日,是小周开始康复的第89天。

上一次见面,他还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翻身也要妈妈夏远春协助。

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可以坐在病床边望着窗外了。

夏远春看着儿子,忍不住笑。

“他能站起来的,也能不用扶着走几步的,我们给他洗了澡,胃口好的时候吃得可多了……”

19岁的儿子在妈妈这里又变成了毛毛头,但每一次小小进步带来的喜悦,足够治愈这位疲惫的母亲过去半年的提心吊胆和寝食难安。

“这是我差点失去的儿子。但他现在好像重生了。”夏远春说。

从浙大二院出院时,小周身上还有不少创面未愈合,如今全身的创面都愈合了。

“这里的康复治疗很专业,医生很仔细也很有爱心。我们在杭州是遇上了很多贵人。”夏远春不知道怎样描述才能表达她内心的感激,她特意用了很多个“很”字。

她告诉记者,小周每天除了进行康复训练,空余的时间会刷刷手机看看小说,听听音乐,偶尔也能跟着喜欢的音乐唱上几句:“我儿子的这条命是杭州给的。”

能减免的就减免,能节约的就节约

杭州普迪欣康复医院接下了继续帮这对母子的接力棒。

为了方便夏女士照顾小周,医院给母子安排了一个套间,给夏远春安排了一张床。

医院组建医疗小组,由袁法慧副院长带队,专门负责小周的治疗与康复。

小周所有的治疗费用仍在用“钱报善基金”中募集到的83余万元。得益于医保政策,小周前期的治疗中有不少费用可以报销和减免。目前,定向捐助给小周的治疗费用用得差不多了。

“我们恨不得把他的医疗费一块钱掰成两半来用。”普迪欣康复医院李冰院长说,小周的治疗费都是热心人捐助的善款,医院要用好每一分钱。一周多前,医院全体员工为小周捐款2万:“我们联系了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打入了小周的定向治疗账户,费用全部用于小周的后续治疗。”

康复过程痛苦且艰难,大男孩一度崩溃想放弃

烧伤之后的康复治疗很考验人。

“创面愈合后,会进入疤痕增生期,会出现酸胀、瘙痒、疼痛等反应。普通人动个手术,伤口愈合时,都会因为疤痕增生难受得不行,更何况他全身这么大面积的烧伤。”医生说,小周现在经历的疼痛与难受,一点不比植皮时经历得轻。

一直都很坚强,求生欲很强的小周,也会沮丧。有时不愿意去训练,有时会在病房里大哭,有时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这一切对于19岁的大男孩来说,确实太难了。

小周曾跟医生说过想放弃。

“我们鼓励他,给他看很多正能量的片子,让他坚持住,一定不要放弃。”普迪欣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心负责人周斌医生说,每个烧伤病人在康复中,都会经历和面临同样的艰难与痛苦。“只有靠意志力支撑,坚持每天康复锻炼,才能好起来,才能为后续的康复手术、整形手术等争取好的机会。”

母子俩许下新年愿望,

请大家再为小周加加油

余生漫长。余生也很珍贵。

“有这么多人关心我,这么多人帮过我,我会克服这些困难的,我能忍住这些疼痛的。”小周最后这么跟记者说。

夏远春听到这里,哭了。

她说在2021年的这场意外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感激,感激每个帮助过他们的人,只是眼下一无所有的她不知道该如何回报。

“只要小周活着,就有希望。只要你们一切都好,帮助过你们的人就会安心。”李冰给了她答案。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母子二人许下了新年愿望。

小周想快快好起来,生活能自理,还想把他在2021年的遭遇,经历的感动,分享到网上。“如果我写的、拍的能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看到,我想他们会开心的吧。”

夏远春的第一个愿望和儿子有关。她说,希望儿子能再恢复得好一些。第二个愿望是“想去找份工作,边工作边照顾他。”

医生们正在陪小周渡过康复期最艰难的日子:“如果有小周的同龄人通过留言、评论等形式,给小周鼓励,为他加油打气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谢春晖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