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带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具有丰厚的历史沉淀和人文情怀。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千年繁华之地,更具有深厚的文脉与历史积淀。为整合长三角文旅资源,扬子晚报、新民晚报、姑苏晚报、钱江晚报联手发起“寻宋江南”,探寻宋朝留在长三角的风雅余韵。在这场文化之旅中,南京版的《清明上河图》——冯宁版《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一站。
尝鼎一脔,宋朝南京生活全指南
“山川过雨晓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宋代著名诗人苏辙这首诗中的“江南第一州”指的正是古都南京,在宋朝时被称作江宁府、建康府。南京自古以来都是人烟鼎沸的繁华之所,五代时期所修筑的内秦淮河更是成为享有“六朝金粉”美誉的“十里秦淮”,清代宫廷画师冯宁绘制的《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是能让今人窥见宋朝南京百姓生活百态的为数不多的珍贵图卷。
画卷纵35厘米,横1050厘米,画家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和极为细腻的写实笔触,将宋朝时南京的乡野景色、秦淮市集和郊野风光徐徐展开。走进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乡野景色,这里有着连绵不绝的丘陵,车夫赶着驴马形色匆匆,农民在田间地头认真锄地,妇人则在一旁专注纺织,一派恬美祥和的田园风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护城河边偶们能够看到一段羊马墙,这是古代城市防御工事中的一部分,被画家罕见的记录下来,成为我们了解宋朝时南京的城市防御工事的重要历史材料。
第二段秦淮市集是画卷的中心,根据南京城史学研究学者薛冰考证,这一段绘制的是今中华门到水西门一带的风光。南京地方历史学者周安庆、张宏则认为这一段描绘的是今通济门到城西下水门一带的街市。细细观察这一段图卷,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很多宋代时南京人的生活细节,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可觅踪迹。宋代南京人吃的种类也是相当丰富,饭馆、染坊、面店、酒楼、茶楼、粮店、油铺,勾栏瓦舍鳞次栉比,坐在酒楼中大快朵颐者还悠然自得的看着路旁沿街叫卖羽扇的小贩,宋代版奶茶店香饮摊的老板等待着顾客上门,街角的杂耍艺人身边则围满了看表演的人群,连端着吃食的宋代版外卖小哥都忍不住探头围观,学堂里几个孩子跟着老师摇头晃脑的背书,闹市中不想和人说话的年轻人拿把扇子遮住脸默默前行,众生百态尽在其中。
第三段来到了郊区,这里树木繁茂,牧童在林间嬉戏打闹,几位渔民聚在一块闲谈聚餐,渔船客船在秦淮河上行驶穿梭,这里又回到了一派祥和的郊野风貌,为整幅画卷留下悠长的余韵。“几经富庶几离乱,富庶欢娱离乱愁。只有秦淮一片月,溶溶无意照千秋。”这首乾隆题在《宋院本金陵图》中的诗不仅反映了千百年来南京城的兴衰起落,也表明了乾隆对这张图的喜爱之情。《金陵图》百年来颠沛流离,亦是坎坷。
百年颠沛,《金陵图》的前世今生
乾隆三十年间,乾隆第四次南巡的时候偶然遇到了没有题款的《宋院本金陵图》,对这幅图卷喜爱非常,接连以《题宋院本金陵图》为名题词六首。据清代的《石渠宝笈续编》记载,《宋院本金陵图》纵八寸、横三丈五寸,藏于重华宫内。乾隆曾令宫廷画师杨大章、谢遂以《宋院本金陵图》为母本进行仿绘,后又有宫廷画师冯宁仿杨大章所绘的《宋院本金陵图》再度进行绘画。
冯宁版的《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历经乾隆、嘉庆一直藏在深宫之中,直到了末代皇帝溥仪。据记载,溥仪受到老师庄士敦的影响,有想出国留学的想法,但是这一想法受到满清遗老的强烈反对,身居宫墙中的溥仪为了筹措留学经费,将主意打到了宫中诸多珍宝书画上,他联络了弟弟溥杰、溥佳等人,以“恩赏”为名义,陆陆续续将千余件皇室藏品转移出了紫禁城,其中就有冯宁版的《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在离开紫禁城后,这幅画卷曾被寄存在天津租界,1931年溥仪从天津离开后北上成立伪满洲国后,这幅画和其他珍宝一同被转送到了长春的小白楼。在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伪满洲国宣告覆灭,溥仪携带珍宝仓皇出逃,大量珍宝被丢弃在小白楼中,其中有不少珍宝此后遭受浩劫,受到严重损毁或遗失。在战火纷飞中,这幅画卷被东北爱国银行家彭贤所收藏,非常幸运的得到了彭贤及其后人的珍重保护,后又辗转流入海外。2015年保利香港秋季拍卖会上,这幅图卷才再度在公众视野中出现。
如今原版的《宋院本金陵图》已经不知去向,谢遂版的《仿宋院本金陵图》和杨大章版的《仿宋院本金陵图》都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冯宁版的《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经历风雨,最后回到了金陵,现收藏于南京德基美术馆。
金陵风雅,极为珍贵的历史风俗长卷
宋代诗人康与之说:“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宋代的金陵到底是怎么个繁华法,其实留给现人能够参考的资料少之又少。南京城千百年来也是历尽沧桑,经过多次战火洗劫,宋代的建筑已是难觅其踪,存世的典籍文献也数量有限,单依靠文字描述我们很难想象,“繁华”二字显得苍白无力,宋朝时南京人时怎么生活的,他们的房屋是怎样的,城市的风貌又是如何?冯宁版的《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作为内陆现唯一可看的宋代金陵城的风俗长卷其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自不必赘言,这幅图卷中承载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宋代的社会风俗、商业贸易、农业和手工业、交通与城市建设全都囊括其中。
今年,德基美术馆经过修葺重新对外开放,数字版《金陵图》与观众见面,这部被誉为“一部关于金陵盛世历史文化与民间风俗的百科全书”以数字互动的新奇形式与参观者见面,图卷中五百余位人物在画中动了起来,那些贩夫走卒不再是凝固在纸上的形象,而是栩栩如生的在画中行走交谈,与观者互动相当有趣。
一幅包罗万象《金陵图》让你沉醉其中,重返宋时的南京,跨越千年与古人再相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