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立方”亮剑|长期主义者的高质量发展之道
来源:紫牛新闻
2021-11-09 14:53:14

在“房住不炒”、“三道红线”的大背景下,2021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又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新政,集中供地、贷款收紧……调控组合拳之下,房地产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步入地产下半场,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房地产企业该如何乘风破浪,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中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南置地苏皖区域总裁 毕兴矿

2021年已经行至最后一个季度,回首上半程,向来低调的中南,表现却令人眼前一亮。中南建设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南的营业收入、销售金额实现双位数增长,净负债率和现金短债比均优于监管要求,财务表现持续稳健。

能在调控重压之下持续保持稳健,中南一直对市场保持敬畏,对政策端和市场端也都有着清晰的洞察。中南置地苏皖区域公司总裁毕兴矿说,对于这一轮市场波动,中南实际做出了前瞻性的预判。“保持自我战略定力”,在投资布局上不唯规模论,稳住规模的同时更兼顾现金流和利润,极致深耕优势区域,提高人均效能,让组织更扁平,以确定性的努力应对和穿越不确定的市场周期。

“地产下半场,对于有理想、有追求的团队和企业而言反而是一个证明其价值的机会窗口。”毕兴矿表示,产品力、服务力是中南这家头部企业保持长期主义、长青基业的基石。“美好立方”,正是中南置地高质量发展,品质地产战略下应运而生的谋略和实践。

何谓“美好立方”?毕兴矿表示,“美好立方”是以工地开放、工程运营为底盘,通过“新家、新服务、新生活”,前置性展示工程品质和物业服务,开展社群活动,为业主提前预演中南式健康美好生活的立方体系。

期房时代,购房者难免担心今后自己拿到手的房子是否能像样板间展示的那样完美。为了打破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让购房者买到称心、安心的房子,“美好立方”将持续聚焦购房者对新家的关注,将隐蔽工程可视化,做好过程展示,消除客户疑虑。同时,房修及监理提前介入,监督施工质量,聆听客户需求,帮助业主把好质量关。

在当下,主动向购房者开放工地并不是新鲜事,那么,中南“美好立方”的区别在哪里呢?毕兴矿告诉记者,中南“美好立方”绝不是单一的工地开放活动,而是更立体、全方位、全周期,覆盖了从研发、建设、运维到交付之后的所有环节。

中南美好立方检测工具展示区

中南美好立方材料展示区

服务层面,美好立方构建起“三个一”「新服务」体系,即一个一级资质的物业、一个可遥控社区的APP、一个及时响应的服务热线。这一模式将中南服务、鹿友家APP、400客户服务热线联系在一起,让客户端、信息端、服务端和管理端形成闭环,构建起场景化智慧服务社区。

选择房子,也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依托由中南置地联合中南服务打造的大型社区文化IP——中南美好We生活,中南“美好立方”将会构建从相识、看房、交付到入住的全周期社区文化,让各个年龄段各种爱好的业主,在社区里在邻里间找到共同话题和知己伙伴,拥有别样一新的健康生活圈。

在中南眼里,社群文化运营不仅仅在链接社区中人与人情感和趣味的共通,更是促进社区文化、价值观、精神世界的融合,也是在解一个“协同社会多方力量打造共同富裕社区模型”而需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面墙要经历多少道工序,卫生间是怎么做的,甚至连每一根电线、每一块瓷砖的“前世今生”都能一清二楚……近期,在杭州棠玥湾举办的【美好立方品牌体验日】活动获得业主和同行的高度评价。记者获悉,接下来中南“美好立方”也将在苏皖区域多个城市、众多项目陆续亮相。

中南美好立方工艺工法展示区

毕兴矿介绍说,中南有悦、集、府三大产品系,尽管目标客群不同,但“美好立方”的动作和步骤是一样的。首先是要形成缜密的策划方案,各方主体要以客户视角进行交底,过程中去开发商思维,转而服务思维,真正从客户真实需求出发。第二步,立体样板引路,严格保证工期的情况下,进行关键工序展示,比如中南在南京江心洲的璞境,刚拿地就盖起了样板小楼和产品实验室,璞境外立面采用了莫兰迪高级灰用色,光颜色小样就反复易稿10多次,是管理团队和客户用心反复斟酌比选出来的。毕兴矿表示,将每个细节都尽所能做到位,整个方案的还原度才会有真正的支撑。

璞境项目实景图

“美好立方”,是中南式美好生活的提前预演毕兴矿透露,在各个项目交付前,都会进入美好生活场的实战演练阶段,比如南京购房者熟知的江心洲璞境,距离交付日期还早,已经开展了业主代表和总经理见面会系列活动,就社群IP定制、业主归家路线等交付后的生活场景进行深度策划和预演。

每一道工序都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产品和服务都经得起考量,真正让客户满意,唯有这份用心,才能在地产下半场,走的更坚实,开辟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

扬州紫云集项目实景图

中南·上悦诗苑实景图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