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123456”“123321”“ qwerty”这些密码?赶快改密码吧!
近日,据中新网报道,通过搜集2019年数据泄露的5亿个密码,网络安全公司NordPass公布了一份年度最差密码列表。
其中“12345” 被破解280万次位居第一,“C”位出道!在前一百的榜单中还有不少用电影、食物、人物名字等!
有人表示:自己设置的密码自己都不记得,有人还要靠写在纸上记录!
据荔枝新闻报道,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宋宇波说:“有数据表明,最常使用的密码前四位,占据了用户群的百分之一,前五千个最常使用的密码占据了用户使用人数的百分之十,黑客可以使用弱密码的集合快速进行搜寻破解,这种方式破解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七十。”
“撞库”的泛滥使用户面临重大风险
安全专家称,使用弱密码或同一套密码用于多个网站,会让用户面临被黑客攻击的重大风险。
中新网的报道中也指出,密码不够安全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弱密码很容易被人猜出来,另一方面是因为“撞库”的泛滥。所谓“撞库”,即黑灰产设法攻破某一网站后,会用获取的账号密码去测试其他平台,那些多个平台用一套账号密码的用户就会中招。
北京未来安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安全研究员郭涛表示,为确保安全,重要平台的账号密码不要与其他平台一样。如果可以,开通双因素认证。此外,长远来看,相比于简单的数字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是更安全的身份核验方式。生物识别从根本上解决了“撞库”风险。
2019年7月,中国警察网微博发起的一则投票显示,有超过七成网友认为刷脸比密码更安全。
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是否比密码安全,仍需讨论!
但是近日,据@看看新闻 报道,美国一家名为Kneron的人工智能公司宣称使用3D面具突破了支付宝、微信的人脸识别系统,还骗过了国内某火车站的闸机,成功刷脸进站。
由于该公司宣称的突破支付系统和车站闸机并没有视频佐证,仅有文字信息可查,真实性存疑。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金桥的认同,在他看来,整件事更像是这家公司的公关宣传,而非其自称的突破。
人脸识别在近日也是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据@新京报我们 报道的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因动物园使用人脸识别认证影响年卡使用,被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向法院提起诉讼!郭兵表示:收集面部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者滥用将极易危害包括原告在内的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你的密码是否够安全,最差密码你有中招过吗?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是否真的比密码更安全?一起留言讨论讨论吧!
紫牛新闻综合中新网、荔枝新闻、看看新闻、新京报、梨视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