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去哪儿耍?还在执着于“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NO,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探寻身边的“诗和远方”。特别是防疫常态化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出游习惯,人们在省内乡村游、城市周边休闲游中寻找到了新的乐趣,“微旅游”“微度假”逐渐成为潮流。
变化1:
拒绝走马观花,“小而美”更受青睐
“这个假期,我就没打算离开南京,‘就地旅游’,哈哈。”家住南京浦口的周先生早在中秋节就跟家人计划好了,国庆节不去外地热门景点凑热闹了,就在江宁找个村子吃吃住住玩玩,放松一下。周先生告诉记者,平时他跟妻子工作都很忙,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平时由奶奶照顾。平日里,上班的忙,上学的忙,顾家的老人也没闲着。趁着假期大家换个地方放松一下,一家四口自驾,不用一个小时就到了,“订了个民宿住住,现在村里跟以前不一样了,吃的玩的搞得有声有色,晚上景色也美,可以说,老人小孩都很满意。”
去年新婚的90后小韩,放假前她跟老公就做好了“只游一景一地”的计划,她跟记者说,以前假期也喜欢去热门景点,但是体验感并不好,走马观花跟赶集似的。这次他们选择自驾来了溧阳,“泡泡温泉,感受山野之间的宁静,在这里真的是住在风景里。”小韩说,她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喜欢“微旅游”,慢下来沉浸式体验一番,享受旅程。
采访中,记者发现,乡村的绿水青山、美景美食和风土民俗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乡村游。花上两三天的时间在周边古镇、乡村、民宿等地小憩;三五好友自驾出行,全身心感受身边的“诗和远方”;带娃呼吸城市之外的新鲜空气,体会不一样的风景和民俗,“小而美”的休闲式旅游备受青睐,“微度假”“微旅游”为主的更省心省力的周边游、乡村游正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变化2:
拒绝平平无奇,旅游玩法不断UP
每逢佳节胖三斤?这对90后小曹来说,不存在!长期伏案工作的他2年前开始注重养生,身体管理从跑步、骑行开始,节假日更是将“健身房”搬到了乡间户外,“有时候周末,节假日想出去玩,我就会特意选一些有环湖栈道、风景廊道的周边的古镇或者乡村,一边游玩一边健身,两不误。”小曹说,他之前去过天泉湖、兴化、溧水等地,旅游的体验感都不错,“呼吸新鲜空气,吃健康食品,这种生态、健康的旅游方式适合有‘养生’需求的我们。”
记者注意到,不少90后、00后年轻人有跟小曹一样的旅游爱好,平平无奇的旅游方式已经吸引不了他们。乡间户外的风景也成为平台和商家创造新体验、丰富旅游供给的灵感来源,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方式中,最火的就是户外运动。在飞猪平台上,国庆冲浪、露营、徒步、攀岩等户外运动相关商品预订量环比增长超120%。
“我们现在出来玩,除了自己要玩开心,最重要的遛好娃。”橙子妈妈笑着说,假期夫妻俩要自己带娃,去年他们带着3岁的宝宝去了萤火虫生态夜公园玩,跟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娃开心不已,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橙子妈妈说,像这种能给他们带来新体验,又能提供亲子互动的项目他们最喜欢。
在乡野民宿户外露营、看星星、篝火弹唱等旅游“夜体验”成为不少游客的“心头好”。随着年轻人成为出游主力,旅游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层出不穷,旅游产品也在不断升级,给旅游消费增添了许多亮点,也改变了人们的旅游方式。
扫码看H5
数据——
到2025年,江苏将建成100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发展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江苏既有浩荡的江河湖海,又有精妙的小桥流水,更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水”和“文化”是江苏的特质,成就了江苏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江苏致力于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通过挖掘乡村文旅资源、彰显文旅融合特色,提升乡村旅游独特魅力和韵味。
据了解,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江苏共有46个村入选。江苏近年来已累计公布了364个省级传统村落和407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其中,143个村庄既是省级传统村落又是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和传统村落作为江苏推动美丽田园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生动诠释了江苏乡村建设的美丽现实图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幸福感。
根据规划,到2025年,江苏将建成100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万个左右美丽宜居乡村;有效保护1000个左右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
统筹策划 张琳
H5制作 肖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校对 苏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