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转承起合的会议;
这是一次知重奋进的会议;
这是一次誓师攻坚的会议。
9月6日,中共南京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召开。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夏心旻就全市重大项目推进情况作说明。
这次全会在特殊节点和特殊形势下召开,会议总结今年以来工作,汲取禄口机场疫情教训,研究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和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拼抢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会议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冯芃 摄
回顾前半程
“十四五”布局有力有序展开
★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7.3%;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7%;
★投资、社零、出口等主要指标均较好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引领,有力有序展开“十四五”各项布局,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紧扣庆祝建党百年,
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为契机,隆重举行各项庆祝活动,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热潮。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了一批改革发展和民生问题。
紧扣开局起步,
聚力落实重大决策部署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4.3%,实际利用外资33.8亿美元,新登记市场主体17.7万家、增长43.6%。
紫金山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基地,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动方案获科技部批复;持续做好“三棵树”文章,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瞪羚企业146家;完善“巷港湾园”创新布局,与东大、南航等共建大学创新港;成功举办第3届南京创新周,签约项目总投资1683亿元;深入实施“链长制”, 1—7月,八条产业链实现营收增长23%。
紫金山实验室。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 摄
紧扣群众所思所盼
持续提升城市幸福宜居品质
1—7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9.8万人,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23万人。建立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3500多人开始享受照护服务。完成51幢危旧房治理任务,改造老旧小区220万平方米、棚户区141万平方米。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8月PM2.5浓度下降7.3%,国省考断面优良比例保持100%,水环境质量居全省首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7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9.5亿元。
金川河水清岸绿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 摄
紧扣城市现代治理
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扎实做好城镇燃气、地下管网、既有建筑等安全生产督导。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新开工各类保障房482万平方米、建成198万平方米,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8万套。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入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百日攻坚,公众安全感保持在90%以上。
位于雨花台区的马家店保障房建设稳步推进。通讯员 徐美玲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深刻反思
加快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7月20日禄口机场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江苏工作组直接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果断采取“防外溢、防扩散、防输入”措施,带领全市上下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一时间激活应急指挥体系,快速切断病毒传播链条,高效有序实施转运隔离,全面加强社会社区管控,全力保障医疗救治,统筹疫情、社情和舆情,始终坚持依法战疫。经过全市上下艰苦努力,禄口机场疫情防控已取得决定性成果。
经此一“疫”,南京如何把经验教训总结好、把能力素质提上去、把精神力量聚起来,实现化危为机和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全会认为
◆疫情是一声棒喝,让我们更加清醒认识到“国之大者”就是责之重者;
◆疫情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短板不足也指明努力方向;
◆疫情是一次淬火,带来了能力作风的全方位锤炼;
◆疫情是一场大考,凝聚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7月29日,南京河西高层建筑打出“携手同行,温暖有宁”、“谢谢你们守护南京”等口号,为疫情中的南京加油,也对支援南京的全省12座城市表示感谢。通讯员 方飞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全会要求,全市上下要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全面筑牢干部思想防线、城市安全防线。
1
加快健全平急转换的指挥体系
2
加快完善常态化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3
加快补齐公共卫生基础短板
4
加快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快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力拼四个月、夺取全年红
要打好“七场攻坚战”
全会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疫情冲击加大经济稳健运行难度,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保持紧状态、跑出加速度,力拼四个月、夺取全年红。
位于江宁高新区的舍弗勒(南京)有限公司4号新厂房内,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轴承装配工艺操作。据了解,该项目为2021年市重大项目。通讯员 江高轩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全会部署,要着力打好“七场攻坚战”
一、打好经济运行稳中提质攻坚战
就业要稳得住。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0万人。
企业要精准扶。兑现好“免减补缓”十项惠企措施,实施好优化营商环境三个“100条”政策。
消费要强刺激。全面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抓住中秋、国庆等消费节点,举办2021南京国际消费节,政企联动发放消费券,改造提升传统商圈、特色步行街,推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
二、打好创新主体增量培育攻坚战
增强创新策源力。深化紫金山实验室体制改革,推进综合交通、水生态安全与健康等重大科技平台创建工作,加快紫东科创大走廊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与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
增强企业孵化力。促进新研机构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增强要素集聚力。年内新增城市硅巷30万平方米,开展职务科技成果确权改革试点,鼓励专利权人实行开放许可。
秦淮硅巷国际创新广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三、打好产业链强链补链攻坚战
推动重点产业链强筋壮骨。重点培育240家龙头企业,落实好200个疫情防控专项应用场景发布工作,八大产业链营收增长20%,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00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
推动服务业融合集聚。制定实施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实施软件名城提档升级方案,力争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7200亿元。
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引导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严格落实中央关于遏制“两高”项目的部署。
四、打好重大平台载体建设攻坚战
重大战略要加力推进。抓好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加快跨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推动G312产业创新走廊、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毗邻地区一体化等建设取得实效。
重点改革要聚力攻坚。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
开放合作要借力突破。出台自贸区南京片区促进制度创新政策措施,加速临空经济示范区功能性开放平台和特殊功能区建设,实施优质外资项目招引计划,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5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
江北新区要发力提速。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0个,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分别突破800亿、1500亿元。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江北新区 供图
五、打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攻坚战
持续抓好长江大保护。不折不扣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稳妥做好长江禁渔后续工作,深入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排查和问题整治。
持续巩固污染治理成效。PM2.5年均浓度和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标,实现全年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入江支流水质全面达标。
持续加强能耗“双控”。编制“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和碳达峰行动方案,认真开展存量“两高”项目节能和环保专项监察,全力完成控能目标。
南钢利用厂房屋顶、坡地等建设光伏发电机组,提供清洁绿色能源。南钢 供图
六、打好民生保障品质提升攻坚战
帮助群众克服疫情的负面影响。抓紧实施“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聚民意”十项措施,细化落实具体任务,梳理形成具体清单,加快组织推进,做好保供稳价、无忧出行、便捷就医等工作。
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严格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健全校外培训机构长效治理机制;持续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年增加学位2.8万个;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制定生育、养育、教育等配套支持措施。
持续加强兜底性社会保障。全年建成保障房260万平方米,筹集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套。
提升城乡建设水平。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制定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工建设地铁11号线、宁芜铁路外绕工程以及宁马、宁扬、宁滁城际轨道工程,完成108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475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创成1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美丽乡村江宁谷里徐家院。通讯员 胡悦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七、打好城市安全韧性发展攻坚战
完善大排查大整治机制。深入检视在这次疫情中暴露的不足,推动大排查大整治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度融合,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提高风险预判、预警、预防能力。
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加强大型企业债务风险预警监测,实施好“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政策。
抓实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以及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整治,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矛盾化解、舆情处置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完成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收官任务。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会强调,准确把握开启新征程、扛起新担当的使命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进一步夯实党的建设基础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48字”要求,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进一步强化正风肃纪反腐
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情况跟进精准监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巩固和发展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