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华 | 隐形的“羊群效应”
来源:扬子晚报
2021-08-24 10:41:07

早上照例一边吃早饭一边开着收音机听新闻。

广播里是女主持人昂扬的声音:“您正在收听到的是××广播,现在我们要连线到的是××记者……”。

家里那位正低头专心喝粥的新闻工作者忽然抬起头,气愤地说:“到、到、到!收听到、连线到、邀请到、欣赏到、关注到……什么都是‘到’,没有‘到’就不能愉快地说话了?”

“这好像是现在很多主持人的口头禅,”我也有些困惑,但我是学计算机出身,对自己的中文水平不太自信,“也许是……一种新的语言风格?”

“已经发生的才能算‘到’,还没有发生的事怎么‘到’?明明是准备连线,怎么就‘连线到’了?再说了,就算是可以用,也没必要啥事都加个‘到’啊,烦不烦?”他越说火气越大,“现在的主持人是没有‘到’,张不了嘴;记者呢,是没有‘进行’干不了活——进行表彰、进行整治、进行登记、进行管理、进行协调、进行交流、进行销毁、进行逮捕,前几天,我听到一个记者现场报道时候居然还说‘请车辆进行绕行’,真把我给气乐了……真想问问他们,刚刚你进行吃饭了吗?马上要进行睡觉了吧!”新闻工作者的“吐槽”一发不可收拾,连早饭都忘了吃。

“对了,你知道YYDS是什么意思吗?”我趁他停下来喘气,插空问他,“奥运会那几天,网上到处是这几个字母,我觉得肯定是个什么‘梗’,老想百度一下,老忘。”

“不用查了,我教你。意思是永远的神。”

“原来就是‘永远的神’的拼音首字!”我恍然大悟,却陷入更深的困惑,“‘永远的神’是四个字,发四个音,打四个字,YYDS也一样,省不了力气,还得花精力向不认识的人解释……那为什么人人都要这么说?”

“只有一个解释,”新闻工作者随口说,“想融入群众的队伍。”

法国科学家亨利-法布尔曾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把一些松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使它们首尾相接连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边缘一圈又一圈地走。一走就是几天几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最终全部死去。这漫长的“旅途”中,没有一只松毛虫偏离路线,去吃那近在咫尺的松叶。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松毛虫身上。

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人们有一种从众心理,由此产生的盲从现象就是“羊群效应”。

很多年前我曾与一位同行合作过一个剧本。按约定,我写好一稿剧本就交给对方,对方修改后再交给我。我重看剧本时,发现剧本中多了一句新台词,剧中主人公感叹道:“神马都是浮云!”

“神马都是浮云”是前一年的网络流行语。与剧中情节没有关联,甚至与人物性格相冲突。我修改这一稿剧本时,删掉了这句台词。等剧本再次返回我手里,那句台词又回来了。

我忍不住给同行打电话,问他加回这句台词的理由。

“大家都这么说嘛,”同行笑着回答我,“流行语会让观众感到亲切。”

“去年这句话确实流行过,但今年已经过气了。”我坚持我的意见,“等片子拍出来上映时,说不定观众根本就听不懂了。”

我再次删掉这句台词。出乎我意料,剧本下一次返回时,那句台词又回来了。我没再与合作者争论,在最后一轮修改中直接删掉那句台词,将剧本交上去。又过了一年,我在电影院的屏幕上看到了那段情节,那句台词没有出现。

“大概你那位同行实在拗不过你,让步了。”谈及这件往事,新闻工作者半开玩笑地说,“毕竟他是羊群里的羊,你是特立独行的母老虎。”

“你还记得那年咱们从阿姆斯特丹机场回国,差点儿误了飞机的事吗?”我问他。

当然记得。

我俩拖着行李箱提前到达机场,时间相当充裕。行李箱里还有一罐之前买的啤酒没喝,舍不得浪费,两人一起喝掉,然后红头胀脸地去办登机手续。按之前查好的柜台找过去,看见柜台前排着巨长的队伍。两人心安理得地加入长龙,排了大半个小时,隐隐感觉不对。询问了机场职员,确认排错了地方,我们要去办手续的柜台在另一栋航站楼。

每次回忆那次狂奔都觉得不堪回首。

“这事儿和咱们的话题有关系?”新闻工作者没太明白我提及这件往事的意义。

“刚才你说我是特立独行的母老虎,”我对他说,“母老虎喝了半罐啤酒,失去了警惕性,也会变成奔向羊群的那只羊。”

关于作者

冯华 青年作家、影视编剧。擅写推理小说,作品横跨小说、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原创专栏,请勿转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