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湿地修复见成效,引来“凌波仙子”水雉育雏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8-17 19:39:52

南京江北湿地修复还原后,自然生态逐步向好,远走他乡的“凌波仙子”水雉,近日,成双成对返回这处省级保护湿地,开始忙筑巢、孵卵、育雏,成为大自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图为水雉鸟孵雏

在南京江北湿地里,水生植物茂盛,成双成对的水雉出现在这里,有的在水里嬉闹,有的忙捉虫子,还有的鸣声居然似“喵喵喵”猫叫在求偶……水雉头面部羽毛颜色为白色,头后为黑色,颈后为金黄色,肩、背为橄榄色泛紫光,腰羽和长长尾羽呈黑色,两翼黑白相间,十分美丽漂亮。

图为水雉鸟孵雏

每年七八月份,就会有水雉来到南京江北湿地,在长有芡实、菱角、荷叶的水塘里栖息。和很多其它夏候鸟一样,水雉也会为选择较好的繁殖领地而展开争夺,驱赶其它同类。

图为水雉鸟孵雏

确定好地盘的每一对水雉,接下来会有一个星期左右的热恋期,它们时而聚在一起,时而各自分开觅食。初次交配前,雄性水雉往往要在雌性水雉的两边多次飞舞,然后才正式交配。数天后,雌性水雉产下多枚个咖啡色蛋后,有的离开雄伴去寻找其他单身雄鸟,有的仍然会守在一起。而幼鸟的孵化及养育工作,可能更多的由雄性水雉来完成。

图为水雉鸟孵雏

孵雏的水雉恪守职责,在酷暑烈日下,为防止蛋宝宝被烈日爆晒,它用双脚叉开蹲守在四个蛋宝宝上,不弃不离地孵化。孵化期间,水雉还会不时地驱赶出现在巢位附近的黑水鸡鸟和水域内其他水鸟。

图为水雉鸟孵雏

孵化期一般 是25天左右,如今雏鸟逐个自行破壳而出。水雉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即可一晃三摇地行走。虽说小水雉出壳后就能行走,但它们还是会时不时地钻进水雉鸟爸的翅膀下,寻求庇护和爱抚。

图为水雉鸟孵雏

据介绍,这种水雉鸟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极高,在我国的数量已非常稀少。江北湿地还原修复后,相对僻静处,有大量的菱角、芡实、荷藕等浮水型水生植物布满水面,为水雉栖息繁殖提供了适合的安居环境。

水雉有着“凌波仙子”“水中凤凰”的美誉,是鸻形目水雉科鸟类,属于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脊椎动物卷》中被列为近危物种,在我国的数量已非常稀少。  通讯员 武家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建明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